劉少坤眉毛微挑,正色道:“所以在下鬥膽一問,將軍可是誌在下?”
江南有些愣了,劉少坤話一針見血,但是也正是因為此人有如此之才,自己更是不能放過,下意識的便也點了點頭。
得到江南肯定之後,劉少坤也是笑了笑了便道:“正因為將軍心懷下,所以少坤就更不能投將軍麾下。”
別周餅忍不住,做大哥的潘閔也是拍案而起:“大膽斯球,我主公自領兵以來連破安州七郡,火燒十萬慶狗,如此功勳下誰能比擬?”
劉少坤看了一眼這個擅長弓道的瘦弱漢子,心裏暗暗羨慕了江南手下之兵多將廣,“每逢亂世,下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兵強馬壯之主更如過江之鯽,可到最後這些強橫王者還不是給了那真命子做了嫁衣?
坤或許今日還有些才華,但是要投之人必是可以推翻這個腐朽王朝之顯明君主!隻可惜在在下看來,這樣的人還未出現,先前的太白侯黃權不是,他攝政王劉越不是,尹州左丹不是,你江南同樣也不是!”
劉少坤的話沒有保留,江南心中也有了思量,起先還以為這個劉少坤是要與自己討價還價以謀求高位來施展才華,可是現在這一推敲,他劉少坤壓根從心底就沒有瞧得起江南,即便是剛剛打破了九江,在他看來江南的手下眾人以及軍隊也是難成大器。
“少坤軍師所言不無道理,江南自認沒有那般才華,但是少坤之前語留一般,高深雖是有餘,但坦蕩卻尤為不足,所以南鬥膽請先生教我,為何這般不推舉我江南?”
劉少坤聽了江南之話,也是起身再次對江南抱拳一禮便道:“指教不敢當,將軍也是詩詞道大家,詩文為九州熟讀,但是請將軍細想無論是當初大秦,還是現在至慶玄,可有開國皇帝為書生之人?”
江南再次愣了一愣,這般辭還是從未聽過,但是他一思考,確實現不論是以前的地球,還是現在的九州,無論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還是隻識彎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皆不是那隻善於口舌腐儒酸士。
劉少坤繼續道:“將軍若是道,陣道,或是其他中道都可好,可是這君子四藝道可著實不令人看好。
書生進一步是位極人臣,退一步則是好無實權的平頭百姓。想來破虜將軍雖位列朝廷正三品大將,但是到底上來還是那文人之列。你們且看當朝方大學士才富五車,桃李滿下,但是到頭來也隻是一個大學士官位。
大學士?的好聽,我想一旦與劉越黨派廝拚起來也隻能落個慘敗吧。
至國開國國君劉季雖位卑名輕,但卻是貨真價實的武道大家,得到眾文人雅士之依附,固然能成就帝業。
慶國高祖楊建豪門出生,下豪傑爭相投奔,更有慶國賢士魚俱羅,賀若弼等相助才能將慶國安定五百年。
但是破虜將軍你…”
劉少坤歎了歎氣,“自古以來君子四藝道之文人隻能做人臣,不配做人君,這些道理恐怕將軍有些不愛聽,但是實理卻是如此。
自古以來文人相親,這使得書生的處境都十分尷尬,對待同是書生之人皆是相輕,那怎麼保證登上帝位之後能夠包容百姓。
寒士寒士,可不是亂叫的,這些寒門讀書人一個個眼高手低,自命高貴,可做起事情來卻一事無成,不是將軍一定就是寒士,但是將軍不是門閥出身吧,你可想過以後拿什麼去與那些貴族去爭鬥?
依附著強著,對他投來的有限的麵餅,書生文人們爭得不亦樂乎,這樣的富即安的心態,是我們九州文人幾千年來一直抹不去的烙印!
所以少坤鬥膽問將軍
書生何意安下?”
劉少坤的這般辭,就連文臣席位上的陳琳,郭準以及澹台亮都聽的出神,特別是陳琳與江南一樣的君子四藝道,雖然不願,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劉少坤的還是有些道理。
江南看著起身的劉少坤,劉少坤也絲毫不比的望著江南。
突然,江南走下台去,一把拉住了劉少坤的右臂道。
“少坤所言讓南受益良多,但是南今日也需要向少坤證明,自己確實有著一般文人不曾擁有的本事。”
江南將唐刀出鞘,帶著一幹文武以及劉少坤向營中校場走去…
&l;div lass="adread"&g;&l;srip&g;sh_read();&l;/sri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