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荀孟戰(五千字大章!)(2 / 3)

孟翰信手捏來,一座座山巒對荀易打下。荀易神力灌注竹竿,竹竿抽飛山嶽,攪動乾坤,一道道竹影對準孟翰力場的薄弱點。

力之道貫穿地,世界萬物的運動便是力的作用。孟翰操控立場,借助冥土之力張開“蛛網”,荀易能做的就是將竹筏打造為然世外的淨土,成為唯一不受力場的平台。

二人麵色平靜,一招招相互交鋒,不分軒輊。

嬴琇問任婰二人:“你們見多識廣,認為他倆打鬥勝負如何?”

孟晨雙手一攤:“他倆目前絕對不比我當年巔峰時期差多少。”

“他們倆已經跳出九重神道的體係。”任婰篤定:“絕對已經觸摸到先那一層台階。”

兩界來自同一個原點,一開始的階段也大致相同。最初都是先神縱橫的太古時期,然後兩界不約而同從先蛻變為後。

後神族的誕生,意味著神道出現兩極分化。原本先神站在另一個層次,哪怕七重和九重之間差距莫大,但大家仍然是平起平坐,永恒不朽的道身。可是後神族的出現誕生階級,“台階”這個概念隨之出現。

後和先形成兩個截然不同的等級。如何從後蛻變為先,成為兩界最初的主題。

兩界再一次不約而同給神們搭建一層台階。這時候,兩界體係同樣是兩層台階,後神道和先神道。隻是給予神晉升先的道路。

再後來,劍梵帝定義神人之別,第三個台階隨之出現——凡人。同理,異域也有這個過程。

從凡到神,從後神到先不朽,從先不朽到大道尊。這是三大階級,也是目前仍在使用的階級。把九重神道規整,仍然能看出三大階級的形態。一到四重屬於一個等級,五到六重一個等級,七到九一個等級。

但是從這裏開始,兩界走上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庭仍然在神道中尋找出路,建立神巫時代,用信仰神和巫道完成第一階級,讓凡類生靈成為神,然後穩定先。

而異域,則斬斷最重要的那一層晉升神靈的門卡。讓凡人創造自己的修煉體係,但是將成神之路抹去,隻有淺薄的巫術戰技在人間流傳。哪怕是現在,異域很多巫術仍然不足以成神。

至於庭,在炎黃二帝時代建立九重體係,炎帝以神主道、功德道係統劃分九重神道。但因為這九層階梯難以攀爬,而且又有“神性”入門的要求。所以,黃帝又創造練氣法門,相當於在第一到第五重台階旁邊搭建了另一個梯子,通過梯子直接上去,避免神性這最關鍵的門卡要求。

“能看出來,孟翰閣下跳出九重體係,隻是借助上古巫道。巫道通,類似於地母神的路數。而主神……”孟晨:“他好像也從九重體係跳出去,但並不是上古出現過的巫道。反而屬於一種難以模仿的道路?”

“沒錯,明道之心,煉道之法。”任婰:“在我們那邊,隻有神王以及好幾位八重的大神曾經嚐試過。這是從凡人一步登成神,所謂台階對他們而言都是浮雲。”

庭最正規的修煉體係就是九重,九個台階一層層慢慢爬。上一個台階,增加一次感悟。上一個台階,闖一次關卡。

但是在荀易和孟翰身上,完全沒有這種瓶頸的存在。他們已經模糊境界的概念,真正“入道”。

境界,並不是先存在的概念,是後存在,後演變的理念。先之神哪裏有境界的層次之分?同樣是道,不分高下,隻有接近接近大道本質與否。現在兩人憑借自己的機緣都已經達到道境,已經分不清境界的高低。

孟翰如同上古地母神一樣,以通之柱打通前麵五層瓶頸,隻要他願意,一步可以跨入神境界。這是他在通塔中的領悟。

通,通達道。神建族最初的目的是利用通塔直接打通神之境的門卡。隻要凡人走上通塔巔峰,自動成為神。這個成就,孟翰已經得到。

可和孟翰相反,孟翰是從地到,從下往上爬,以通之柱打通瓶頸。而荀易則是從上而下,上道衍之,從尊境界跌落後一口氣將五重之下的瓶頸打碎。

二人現在都處於同一個特殊時期,他們樂意,吸收鳳凰界的力量,直接跨入神,而且毫無任何弊端,可以馬上前往庭報道。

二人以三重巔峰的神力的交手,荀易和孟翰同時穿上戰鎧。孫戩和袁哉的戰魂形成兩道戰鎧護體,二人從冥河打上岸,神力同時突破入四重。

這時候,二人漸漸打出火氣,一舉一動攜帶開山破海之威能。在冥土中荀易漸漸落入下風,一咬牙,抽取地間的青華大道,晉升為神境界。

緊接著,孟翰隨之突破,憑借祭出自己的重寶。

“地藏神宮!”孟翰背後飛出一座先道宮,當日從地母宮所得的神宮爆先神光。正是這座神宮讓孟翰獲取道境的力量。

“難道隻有你有?”易一聲冷笑,腦後功德樹升起,飛出十口編鍾。功德九鍾和掌管音律的蟠龍金鍾,十口編鍾同時響徹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