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河頗為的滿意,這波濤洶湧果然有心了。
最後兩個禮盒,皆西洋產物,一裝千裏鏡,黃銅為殼,水晶磨片,楊河看了看,倍數不是很大,但在此時也難得了。
此時有千裏鏡,多以琉璃磨製,倍數與清晰度都趕不上用水晶。當然就算用水晶,其純淨度、透明度也達不到後世光學玻璃的程度。此時水晶有雜質,內含非常微的氣泡。
另一禮盒裝的是西洋座鍾,楊河好奇看了看,這是一種很難得見的冕狀輪擒縱式型機械鍾。日差可能會在十五到三十分鍾,因為此時西方雖發明了重力擺,但還未引入機械鍾內,擺鍾沒有出現。
論精準度,這時西方的機械鍾還不一定如東方的日晷與漏壺,但也是難得之物,可以窺探一下西方的機械工業程度。
楊河決定將這鍾擺到自己臥室去。
看他滿意樣子,王瓊娥也是歡喜,不枉她耗費心思,精心選購禮品。
……
楊河吩咐將禮物都收下,雙方親密度更擔升一層。
接下來是商貨之事,王瓊娥坐在位上,她搖著羅扇,妙目不時瞟瞟楊河,她身後侍女王鈿兒為她搖著芭蕉扇兒,一邊好奇看看四邊,一邊又好奇看看楊河。
黃叔已將此次貨單遞給楊河觀看,楊河細看,他向王瓊娥下的訂單很多,主要是糧食,銅鉛,硫磺,生熟鐵等物,還有他很需要的蘇鋼。
看貨單上他需要之物基本都辦齊了,楊河很高興,這波濤洶湧果然是個優良的合作夥伴。
黃叔也向楊河解,為楊相公商貨之事,姐多方籌措,便如這蘇鋼,原本蘇州商會那邊隻給二百斤,還是姐想方設法到處購買,甚至用了高價,才補足了這三百斤的蘇鋼貨品。
這款商貨上,他們王家甚至是貼本的。
“哦。”楊河看了王瓊娥一眼,看她隻是微笑,並不以為功。
楊河點點頭,作為商人,王瓊娥這點很難得,情願自己貼本,也要將顧客的商物辦好。
但從長遠看,王瓊娥隻是中間商,並不生產貨品,她那邊一受限,自己也跟著受限。
看來原料不能自給還是麻煩,還是必須自給自足,不能受限於人。
看了貨單,楊河就放下了,他當然不可能自己去點貨,這是屬下的事。
他已派人去招戶務堂總管楊大臣,工務堂總管張出恭,讓他們帶人去點收,貨齊了,就把貨款給付了。
接下來談的仍然是商貨訂單的事,楊河繼續向王瓊娥下單,特別是糧食,他一萬直屬莊人口,一千多匹馬騾,人馬一年糧食消耗就要三萬六千石,幹草二百八十萬公斤。
目前他糧食豆料庫存僅二萬五千多石,存糧還不夠吃的,還要繼續購買。
他若開設新的莊子,一鄉人口五千,一年就需要糧食一萬四千石,他雖自己開荒種地,但很久的未來,恐怕都需要購買糧食吃。
王瓊娥作為大糧商,不向她購買,又向誰購買?
二人又商議些海魚骨,肉瓷罐方麵的事,笑笑,時間過得飛快,似乎轉眼就不早了。
楊河看看漏壺,笑道:“王大掌櫃大駕光臨,不如就在府中用個飯。我把下屬們都叫來,就當做個東,為你接風洗塵。”
王瓊娥看看色,也驚訝時間過得飛快,似乎與楊河坐在一起,就非常輕鬆,讓她不知不覺時光就過去了。
她笑道:“妾身敢不從命?”
……
楊河吩咐下去,在東花廳設宴,搞個“串盤九個碗九碗九碟十二棋中八八”,也就是九碗九碟和兩個湯。
他練總署原為邳州公館舊址,雖修建為新的練總府署,但很多設備不齊全,東花廳也沒多少花廳的味道,楊河打算以後找機會慢慢改造,現在就將就了。
不久,他下屬也到了,把總楊大臣、韓官兒、羅顯爵、張鬆濤。炮隊隊長崔祿、擲彈隊隊長常如鬆、哨探隊隊長曾有遇、輜重隊隊長盛三堂、醫護隊隊長李家樂,銳兵隊隊長張出敬。
還有中軍官張出恭,騎兵隊的錢三娘與李如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