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新甲(2 / 3)

最後眾人看的是盔甲。

軍需所運了一些樣品過來,有將校甲與士卒甲兩種。

將校甲是隊長級的軍官才給配用,跟楊河原來穿著的盔甲差不多,帶頭盔約重四十斤左右,前後有大大的護心鏡,有護喉頓項,護襠甲,脛甲等等,防護力非常出眾。

軍需所有試驗過,對這種盔甲,就算對手用十二力弓,使用專門的錐形透甲箭,也必須進到二十步距離內方可破甲,倘若射到護心鏡上,那更是絲毫作用也無。

用十二力弓的敵人還少,倘若敵人使用十力弓,也就是一石強弓,更必須進到十五步距離內方可破甲。

敵人若用八力弓,也就是百磅強弓,他們用破甲箭,必須進到十步內方可破甲。

若敵人使用八力往下,什麼距離對這種盔甲都無用,防護力非常出眾。

士卒甲則分幾種。

普通總隊的冷兵甲、銃兵甲,又哨探隊、輜重隊、炮隊等人用的盔甲。

若以後盔甲大量裝備,楊河也就不按現今的純隊編伍,而是花隊混合編伍,使他們列陣更迅速,配合更默契。

如一總四隊,每隊五甲人,就是按盾兵一甲,無銃劍銃兵二甲,長矛手二甲編設,都在一個隊中。一總共盾兵四十人,銃兵八十人,長矛手八十人。

有了甲,也不再設大盾手,而是方盾手,使他們視野更加遼闊。

他們裝備,方盾兵持藤牌,重九斤左右,正麵看去呈長方形,高一米多,寬不到一米,藤牌中間有半球鐵蓋,兩邊鑲鐵皮,銃子雖不能隔,但矢石槍刀皆可蔽。

他們盔甲,皆鑲鐵棉甲,長身罩甲形,長度快到膝蓋,明甲樣式。甲片鑲在青色棉布外麵,大片劄甲形式,邊角相互疊壓,隻到腰部,然後前後有護心鏡。

方盾兵有鐵笠盔,還有保護脖頸的頓項,不過咽喉這邊的護甲不與頓項連為一體,卻是單獨的護喉甲。

護喉甲以厚實絨布為內襯,正麵看去若“v”形的大甲片,這是考慮到未來對手箭術精銳,咽喉處又較柔軟,還是使用這種有弧形的,硬質的大甲片為好。

為保護臉部,方盾兵的鐵盔上還帶著有弧度的鐵麵罩。

鐵麵罩精鐵打製,裏麵有著絲綢厚絨,萬一麵罩碎裂,內襯多少可起著保護。

鐵麵罩一直罩到下巴處,眼睛處留有縫,作為視線作用。然後鐵麵罩鑲嵌在右側的頓項處,這邊有從盔體延伸下來的硬甲片,鐵麵罩鑲嵌在這邊,類門窗合頁似的。

使用時,從右往左蓋,左側頓項有著厚實甲塊的插槽,鐵麵罩蓋上去,那端可以卡插在裏麵。不用時,鐵麵罩可以打開,掀到頭盔右側頓項的後麵去。

如此,就算對手箭術精良,弓箭凶猛,楊河也為自己麾下第一排的方盾兵起了最大保護。

然後方盾兵還有臂手,脛甲,護膝甲,基本上防護到位了。

火銃手、長矛手基本也差不多,同樣也有著保護咽喉的護甲,保護臉部的鐵麵罩。

以後他們作戰,都是前後五排,然後敵臨了,方盾兵蹲下,兩排銃兵站著打射,一排打完蹲下,一排站起,前後輪流。

這雙方對射,下半身有保護,但麵對敵手犀利的弓箭,臉部與咽喉的保護就非常重要。

長矛手也是如此,如果雙方肉搏,麵對麵極近的距離,臉部與咽喉的保護一樣非常重要。

但二者就沒有護膝甲與脛甲了。

三者所用,就是普通的士卒甲了,連頭盔全重三十多斤。

他們的甲片集中在上半身,特別胸口處厚實,敵人就算使用十二力弓,也需在二十五步距離方可破甲。使用十力弓,需進到二十步距離才可破甲。

使用八力弓,更必須進到十五步距離內,才能穿透甲片與棉襯傷到肉,防護力也算不錯了。

各人下麵棉甲雖未鑲嵌甲葉,僅釘銅釘便罷,但厚達三層,可防五十步外的拋射,一樣擁有出眾的防護力。

……

這是普通的士卒甲,軍中還有輜重隊、擲彈隊、哨探隊等兵種。

輜重隊與普通士卒甲差不多,但沒有臂手,沒有護喉甲、護膝甲、脛甲、鐵麵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