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飛雷(3 / 3)

這邊關鍵處有兩點,一是飛行到合適距離後,如何引線恰好的引燃彈頭密封的火藥,產生爆炸,太早太晚都不好。

不過楊河最後想想,晚炸要比早炸要好,此時冷兵器作戰,敵我都是列成軍陣,隊伍密集。火箭彈飛來,你嚇得跑了,這軍陣一動,就是潰敗的下場。

你嚴守軍紀,站著不動,那更好,活生生站著挨炸吧。

所以這個問題解決了,隻需注意以後不要漏氣,受潮,最後飛到目標後不爆炸等問題。

最關鍵是推動飛行的動力,鐵製物品,又要飛行一段距離,這需要很大的推動力。

所以楊河火箭彈整體重七斤,前方爆炸藥有一斤,後方發射引藥竟達兩斤,而彈殼加百顆鐵彈全部不過重四斤。

主要是引藥噴筒鑽孔比較困難,所以楊河是用類似蜂窩煤模具壓製的方法。這種方法,快速方便,引藥放入模具內,慢慢壓緊壓實便可,再取出模具,引藥管就成了。

最後用膠泥封住噴筒兩端,插入藥焾,外以褙紙油紙為筒,放入裹以油紙的木箱內,存放在防潮倉庫便可,可以保存達三年之久。

這種方法簡單方便,引藥管成形速度快,但有個問題,因為不敢壓得太實,相比噴管鑽孔火力差得太多,隻得加大藥量,才能產生足夠的燃力動力來飛行。

不過張出遜稟報,軍需所研製新萬人敵與飛雷後,經試驗,新萬人敵殺傷半徑可到五到七米。

飛雷最大射程百步,殺傷半徑更達到驚人的十到十五米。

這還是有效殺傷半徑範圍,有的彈子彈片飛到百米外仍然可製人死地。就象銃彈,有效殺傷距離幾十米,但一些倒黴蛋站在幾百米外,仍然有被銃彈打死的。

對楊河來,這個距離與殺傷範圍足夠了。

……

眾人興奮的都想試試,軍營這邊也開辟了擲彈隊的訓練場地,卻是楊河按後世的手榴彈訓練場地設計。

有厚實的掩體土牆,隊兵站在土牆後投擲,投後蹲下,便是彈片飛濺也不會傷到投擲訓練的人。

為安全著想,投擲這邊還挖有壕溝,萬一失手,可以立刻跳入壕溝內躲避。

從新安莊起,手榴彈訓練場地就這樣設計,讓士兵們的傷害率大大減少。

百米外還有高台觀測,當下眾人上了高台,但實彈演示不是楊大臣,而是擲彈隊隊長常如鬆,一個粗壯憨厚的老擲彈兵。

按楊河要求,軍需所還製作了擲彈隊專用的萬人敵袋,厚實油布所製,非常類似後世的手榴彈袋。可以背著,有背帶在肩上交叉,在後麵結扣,內裝八顆的新萬人敵。

正麵四顆,兩側各兩顆,全重十六斤。

按張出遜的教導,常如鬆很好奇的背好萬人敵袋,他左右活動下,感覺這背著很愜意,比以前背個筐筐好多了。

他看了一陣,就從萬人敵袋取出一顆萬人敵,將蓋子扭了,露出裏麵的引線。

一個擲彈隊員遞給他一根點燃的火繩,常如鬆接了,對身邊人喊道:“都閃遠些,俺要扔了。”

周邊人飛快閃開,常如鬆將萬人敵引線往左手的火繩一點,那引線就“滋滋”的燃燒起來,冒著讓人心寒的火光。

好在楊河大抓生產,這萬人敵的引線沒問題,燃燒勻速,不快也不慢。

常如鬆也是老擲彈兵,心理質量強,抓著萬人敵木柄的手,仍然穩穩當當。

隨後,他將萬人敵往土牆外狠狠一扔,一扔數十步,然後麻利的蹲在了土牆之後。

轟的一聲巨響,濃煙滾滾,楊河看去,看常如鬆投出萬人敵後,一直投到三十步(45米)距離,而且離目標不遠,不由暗暗點頭,不愧是老擲彈兵,就是扔得遠,扔得準。

新安軍擲彈隊中,就是準確扔二十步及格,三十步優秀,四十步以上豪傑。

不過楊河覺得,擲彈隊員普遍能扔三十步,那就足夠了。

爆炸聲聲,常如鬆扔了一個又一個,一直將八顆新萬人敵都扔了才停手。

眾人看得清楚,雖然現在萬人敵了,樣式也變了,但威力一點不,特別每顆萬人敵內藏有五十顆鐵彈子,爆炸開後,周邊塵土就暴雨似的激動。

想象這萬人敵扔到敵人中間,那些中招的賊子肯定會傷亡慘重。

眾人興奮議論,不過新萬人敵就這樣定了,各人最感興趣的還是那個飛雷。

飛雷手暫時安排在擲彈隊,以三人一組,一人攜筒,二人背彈。一樣類似新萬人敵袋,但大了很多,係扣也是在前方。後方的油袋中,裝了三發的火箭彈頭,重二十一斤。

仍然常如鬆發射,飛雷樣品有幾發,就隊副黃建中背著,另一隊副周思雯跟在身邊點火。

按張出遜的教導,常如鬆興致勃勃扛好火箭筒,看照門與準星,看住前方一個方向目標。

周思雯則從黃建中背袋中取下一發火箭彈,按張出遜要求,將火箭彈從前方塞入火箭筒中,將彈頭卡在口子上。然後他將火箭杆後方的蓋子取下,長長的引線就從喇叭口處掉下來。

周思雯抓好引線,拿火繩點了,那引線一樣“滋滋滋”的燃燒起來。

按張出遜早前的,黃建中、周思雯都飛快閃到兩邊去。

猛然,喇叭口噴出長長的火光,長達幾尺,大股的濃煙騰起,然後火箭彈就飛出了筒口。

……

老白牛:晚上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