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河等人走得越近,那圩寨建立時似乎有經過精心的選址,建在一片河網中,寨的東、西、北三麵都有河流,河兩岸栽著密密的榆樹、桑樹、柳樹等。
這是樹圩,利用植物之力防水,比普通的土圩高明許多,荒年這些樹木也可以提供食物。
看寨子周邊河流都有深挑挖掘過,水很深,很急,河堤很高,就算此時河水幹枯不少,但沒有橋梁想要通過也不容易,想要入圩,隻有寨南一條路。
楊河等人初見的是寨的西麵,他們沿寨西這條河遠遠繞了一段路,在快要流入睢水的剅口中,他們現一座有修補過的木橋,然後眾人過河,轉到寨子的南麵。
這邊水利溝渠修繕得越完善,水塘越多,雖然氣幹旱,種下的冬麥依然可以得到灌溉。
看寨周邊田地連綿,不知占了多少地,料想冬麥收獲後,養活寨中居民綽綽有餘。
亂世中並不缺乏土地,隻要你有那個能力,想要多少田地都有。
自來到這個世界,楊河經過的大廢莊也有數十個,這些莊子誰都可以占據,又誰管了?
走到這裏,楊河也看到平時難得一見的難民流民,他們或三五成群,或十幾人幾十人走在路上,顯然跟楊河他們一樣,都路過時被這邊的人煙所吸引。
如初見嚴德政等人一樣,這些人個個麵黃肌瘦,衣不蔽體,看到楊河一行人,或害怕躲開,或麻木看著,或雙目閃動著詭異的光芒。
看楊河一行人挑著沉重的擔子,有些人還想上來窺探。
但趙中舉等人挑的馬肉米麵都用衣物蓋好,看不清楚裏麵是什麼,而且楊河一行人多,青壯個個帶著銳氣,連婦女都很有精氣神,內中楊大臣,韓大俠也不掩飾自己攜帶的弓箭腰刀。
他們都背著盾牌,有一種奇怪的氣質,特別楊河騎著馬,氣度淩然,一看就不好惹的樣子,那邊又有著人煙,很多人懷著希望,最後還是沒人上來。
寨南這邊一條平整寬闊的土路,有四五米之寬,上麵還鋪著碎石粗沙,相比那些讓人痛恨的地形路麵,楊河覺得這種道路舒坦多了。
越近圩寨,楊河越覺得這個莊子的堅固厚實,似乎整個莊寨都建在一個高達兩丈的大土台上,也不知是然形成,還是特別挖土堆墊起來的台。
楊河傾向於莊中人特別挖土堆墊起來,因為在離圩寨兩裏的範圍,外間密密麻麻都是深深的大水坑子。
這些水坑長寬都有五六米,有的甚至十幾米,深也有四五米,坑洞中頗有積水,一些水坑內還埋有尖利的木刺,到這邊時,之字形的道路就在水坑間蜿蜒曲折。
一些離路麵遠的水坑還被改建成水塘,塘邊有著菜地,上麵種著蠶豆、豌豆、油菜等果蔬。
楊河看得倒吸一口冷氣,這樣的地形,這樣的布置,怕再多的兵力也難以施展。
他想象敵人進攻,寨東、西、北三麵有河不好攻打,隻能從這南麵進攻。
但這邊時不時一個水坑水塘,怎麼排兵布陣?唯有沿著道路行進。隻是區區一條道路,雖然路寬有四五米,但行進時也安排不了多少人,派再多人也是添油送死。
不單如此,那圩牆建在台上,足有兩丈之高,加上台的高度,就有四丈,光抬頭看都有恐懼之意。
這邊的圩牆還用青磚包砌過,牆下挖有深溝,似乎引來河水,護城河寬度可能在一丈左右,圩門處高高吊橋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