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漢末三國時期的謀士排名(1 / 2)

關於謀士的排名,曆史上曹操、周瑜、呂蒙、陸遜等幾個人雖然都謀略出眾,但基本上都不是實際上的謀士,所以不計入排名,而諸葛亮、司馬懿都曾經擔任類似謀士的官職,並且分別給自己的主公做過謀士,所以二人是計入排名的。

【謀士排名】

No.12法正

法正在曆史上幫助劉備奪取益州,占據漢中,是劉備的自諸葛亮和龐統後的第三位謀主,可惜的是死的太早了。

法正本來是劉璋的部下,因為張鬆的推薦作為使者出使荊州,他見到劉備後勸說劉備奪取荊州,並且在劉璋和劉備反目後認定劉璋不會采取鄭度的堅壁清野政策,攻占CD後,法正勸劉備重用許靖亦千金買骨馬,又勸劉備娶吳壹之妹,以拉攏東州派,在後來的漢中之戰中法正功勞也是極大。

No.11董昭

董昭是漢末三國時期極少數被低估的謀士之一,他在曹操遷都許昌時就起到非常關鍵的重用,其重要性甚至不亞於荀彧。另外董昭還曾經提醒曹操劉備可能有變,在討伐烏恒前提議開鑿運河解決了補給問題,在襄樊會戰時更是力勸不為孫權保密,泄露孫權襲擊南郡之事,意圖孫劉內鬥。

No.10張紘

張紘是孫策和孫權的重要謀士,他為兩位主公留下了三大貢獻,一是為孫策完善了江都對,二是勸阻曹操在孫權立足未穩之際南下,三是勸說孫權遷都建業。

No.9劉曄

劉曄曆史上先後侍奉曹操、曹丕以及曹睿三代君主,並且都有著關鍵性的勸諫,然而都未能被采納。

曹操時期,劉曄曾經力薦占據漢中後趁機討伐益州,曹操未聽,後來悔之晚矣;曹丕時期,劉曄勸曹丕在夷陵之戰時南下滅吳,曹丕坐山觀虎鬥,事後被孫權耍的團團轉;曹睿時期,劉曄勸諫不承認公孫淵的地位,還要趁機討伐,曹睿不聽,結果後來公孫淵作亂,曹睿發兵三次才徹底平定遼東。

No.8程昱

程昱是曹操早期的主要謀士之一,在曹操遷都許昌前期就投靠他的幾個主要謀士裏麵,戲誌才死的早,陳宮叛變後在下邳被殺,荀彧因為封公的問題和曹操關係破裂不久外調去世,隻有程昱活到了曹丕時期,其中也是一度遭遇罷官。

程昱在兗州剛開始就名氣很大,兗州刺史劉岱一直邀請程昱出仕,後來程昱還在聯合袁紹還是公孫瓚的問題上給予了劉岱幫助,曹操當上兗州牧後,程昱立刻出仕輔助曹操,在曹呂兗州大戰陷入僵局時力勸曹操不要北上依附袁紹,後來還勸諫曹操趁早除去劉備,阻止劉備去徐州攔截袁術,可惜都沒有成功。如此種種,就不逐一闡述了。

No.7魯肅

魯肅不僅是孫權麾下主要將領之一,亦是孫權的核心謀士,他為孫權在“江都對”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提出了“榻上對”,最早表示出了二分天下的思想。在曹操南伐後,主動請纓出使荊州意圖聯合劉表、劉備,是孫劉聯盟的推動者,在是降是戰的問題上,魯肅不僅邀請來了諸葛亮,還叫回了周瑜,否者當時孫權會怎麼選擇並不好說。

No.6司馬懿

司馬懿不僅在曆史上有著極為出色的軍功,在謀略方麵他表現的也不差。早先司馬懿做過曹操的參謀,他曾經勸諫注意荊州刺史胡修和南鄉太守傅方,認為二者不適合,曹操沒聽,後來二者叛變關羽;襄樊會戰時,司馬懿和蔣濟一起打消了曹操遷都的心思;曹丕時期,司馬懿也早早的料到了孫權不會和曹魏翻臉攻打已經殘破的襄陽等地;日後司馬懿在和曹爽等對抗時更是把他們耍的團團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