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聰明伶俐的皇太孫(2 / 3)

隻是,他猶豫的看了眼朱瞻基,哥哥他也很喜歡,這個哥哥話溫和,又肯跟他一起玩,在比他大的孩子裏,還是頭一遭遇到這般好話的,哪怕吳家的兩個舅舅也多有不及。

朱瞻基滿臉渴望的看著郭豆豆,隻是他自恃身份,自然不會主動開口。

關秀秀見郭豆豆已經有所意動,聲音越發溫和:“等爹爹回來還會給豆豆帶更大的船的。”

郭豆豆咬了咬下唇,直勾勾的看著朱瞻基:“那我以後可以去哥哥那裏去看船嗎?”

朱瞻基一愣,下意識的看向了朱棣,朱棣對他微微頷首,這兒乃是郭大學士之孫,出入皇宮也不算逾矩,日後怕是還有見麵的機會。

朱瞻基雖然隻是太孫,卻已知道了帝王一諾重若千鈞,他伸出手,老氣橫秋的摸了摸郭豆豆的腦袋:“好,你以後想看船了,就可以來找哥哥。”

郭豆豆還不知道自己得到了什麼樣的承諾,戀戀不舍的把手裏的木船遞到了朱瞻基的手上,朱瞻基慎重的接了過去,兩個孩子仿佛完成了某個神聖的儀式。

朱棣大步往外走,朱瞻基對著關秀秀略一頷首,抱著懷裏的木船大步的跟了上去。

郭豆豆邁著腿跟了上去,看著這爺孫二人漸行漸遠,大聲喊道:“哥哥,要再來找豆豆啊!”

朱瞻基停下腳步,對著他揮了揮手。

走過兩條街,朱瞻基腳步一頓,開口問道:“祖父,我想回贈郭家弟弟一個玩意。”

朱棣眉毛揚起,鬆開了手:“速去速回。”

朱瞻基應了,把木船往朱棣手裏一塞,大步的跑了回去,朱棣看著手裏的木船若有所思,這船的樣子,倒是和船舶司給他的圖樣有八分相似。

朱瞻基一路快跑,氣喘籲籲的在郭家門口站定,卻見關秀秀手持花鋤,和郭豆豆背對著他並肩而立,母子二人對著麵前的花叢指指點點,不知要做什麼。

朱瞻基兩條濃眉皺到一起,開口問道:“你們要做什麼?”

郭豆豆一回頭,嗷的一聲撲了過來,巴巴的抱住了他的腿,“哥哥你不走啦!”

關秀秀詫異的看了眼朱瞻基,揚了揚手裏的花鋤,痛快的道:“這些花顏色難看,我準備鏟了去。”

鏟了去——

朱瞻基腦子一陣眩暈,這個鄉下婆娘!

他很想搖著關秀秀的肩膀,問她究竟知不知道自家牆根下這叢花的來曆?!

每一株都是價值千金的珍惜異種,尋常人一株都難得,得了也要種在精挑細選的花盆裏,再尋了專人看顧!

連禦花園都木有的奇花異種,她居然開口就要鏟了!

朱瞻基憤憤的別過眼,不再看那鄉下婆娘,轉而看向鄉下婆娘的兒子,他伸手拉起了郭豆豆,從懷裏摸出了一個九連環,這原本是他出來時隨手從寢宮帶來的,為了路上打發時間的玩意。

剛才一下想起,卻是不願平白得了郭豆豆的心愛之物。

郭豆豆歡喜的接了過去,好奇的撥弄著,關秀秀眉毛揚起,卻是想起了一物,方才朱棣和朱瞻基在一起,她卻是不好什麼。

關秀秀放下了手裏的花鋤,慢慢的走了過來,從脖子上取下了一塊玉佩,遞到了朱瞻基麵前。

朱瞻基一愣,眼前的玉佩晶瑩剔透,綠光湛然,一看就是極品,隻是他出身皇家,這種東西卻是再熟悉不過,唾手可得,對他的吸引力遠遠比不上郭豆豆給他的木船。

關秀秀看朱瞻基沒有接過去的意思,笑眯眯的哄道:“這個玉佩,可是太子當年的心愛之物。”

朱瞻基眼睛一亮,父王用過的?!

他一把將玉佩奪了過去,反反複複的看了又看,他自幼得了祖父寵愛,跟在祖父身邊比跟在父親身邊的時間還要多,對父親卻依然保持著仰慕之情。

他愛不釋手的看了又看,眼睛亮亮的盯著關秀秀:“你認識我父王?!”

關秀秀笑了:“何止是認識,你父王,其實是我的老師呢!”

朱瞻基半張著嘴巴,不可思議的看著關秀秀,實在無法想象,他那嗜吃如命的父親和眼前的鄉下婆娘在一起的樣子。

他嘴巴合上又張開,半也不出一個字來,顯是不信。

關秀秀抿嘴一樂,太孫殿下一直如大人一般,現下才算有了孩子的樣子呢。

她也不瞞著朱瞻基,一五一十的把當年如何結識太子殿下,又一起入京麵見太祖皇上,最後又是如何同車而返的事情講了一遍。

朱瞻基自幼聰穎過人,又身居那個位子,對身邊的人的虛情還是假意早早就會判斷了,見關秀秀話時細節處處可辨,自然的信了她。

他想象著父親當年手握經書,對女孩耐心講解,又親手持筆,教她識字的情景,心中莫名的起了一股子的嫉妒。

這嫉妒比方才郭豆豆得了祖父青眼還要強烈,太孫殿下癟了癟嘴,忽然轉身,撒腿就跑。

郭豆豆睜大了眼睛,不解地問道:“姆媽,哥哥怎麼跑了?”

關秀秀摸了摸他的腦袋:“哥哥去找他爹爹了。”

郭豆豆一臉豔羨,找爹爹啊,豆豆也想去找爹爹,可是姆媽要長大了才可以,他當下決定,中午再多吃半碗飯。

看到朱瞻基悶悶不樂的回來,朱棣下巴繃緊,沒有什麼,當晚下榻時,卻尋了侍衛來問——太孫如此重要,身邊自然有人暗中保護。

那侍衛不敢隱瞞,把關秀秀對朱瞻基的話一字不漏的複述了遍,朱棣若有所思。

自打知道那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湯和太子還有著些許關係後,朱棣心中便起了微妙的變化,他得了皇位乃是意,太子參與其中是否也是意?

無形中,對兒子的不滿情緒消退了許多。

朱棣眉頭緩緩舒展開,吩咐道:“明日一早,你們把太孫護送回去。”

他又一鼓作氣,啟筆擬了三道旨意,著侍衛一起送回,交到太子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