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其實是聯合國管理之下的基金組織,但是更確切的,是一個比較獨立的股份製的基金組織。每個加入到if的國家,最初都有50股的投票權。然後每捐10萬美元,就多出1股投票權。想在if中持有話語權,就隻能往裏麵捐錢。截至現在,if擁有資金兩千多億美元。
其中,歐美占據大頭,基本上,if就是他們的算。
這次亞洲金融危機爆發,if到處“救火”,真以為它就有那麼好?n,n,n,每個得到“救助”的國家都要簽訂一些協議,不用想也知道,這些協議都對哪些國家有利!
if提出的這些協議就快在韓國引起軒然大波。
不少市民在廁所,汽車,電梯等地方貼著“if”字樣,然後用腳踩,以示自己對if厭惡。同時,全國上下出現很多遊行示威,以反抗if的惡毒協議。
凱琳娜還曾為之擔心,如果韓國政府不與if簽訂協議,那麼韓國就是一個烏龜殼,即便有錢,也敲不開它的殼啊……
不過,亨利卻是微微一笑,一點也不擔心,曆史證明,韓國肯定會簽。
此時的韓國已經風雨飄零,政府必須拿到資金穩定經濟。
很快,韓國政府高層群聚於總統府,經過一的商議,最終忍痛決定與if簽署協議,接受570億美元的貸款援助。
就在if簽署協議當,歐美一大群公司殺到了韓國,開始物色公司。一時間,韓國地界上出現了很多老外揮舞著支票吆喝著買這買那,而極其富有民族自尊心的韓國人把這一定為“國恥日”!
這個時候,讓亨利吃驚的是,韓國民眾居然自發組織起來,發起了“彙集外彙銅錢活動”。市民們紛紛把手中現有的外彙零錢募集起來,充實國庫,以抵禦金融危機的影響,甚至於還有很多人捐金銀首飾。要知道,韓國受亞洲金融影響,物價可是紛紛上漲啊,像麵粉,白糖,食用油等生活用品的價格都上漲了50%。
盡管韓國人民齊心協力共度難關的精神頗為感人,但亨利卻不會因此而放棄搜刮韓國的財富。
1998年將是韓國房地產最不景氣的時候,此刻抄底是最好的時機。全球置地正式進軍韓國,在首爾,濟州島,釜山等地進行批量購地。實際上,全球置地在泰國曼穀,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地也都派了大量的工作人員,隻等到價格跌到最低之後,立即將一些好的地皮收入囊中。從此,全球置地的名字也會變得更加名副其實!
在韓國裏麵,亨利最想收購的公司當然是三星。隻是,三星卻是韓國政府一手扶持起來的超級集團,亨利根本不可能買得到。既然賣不到,那就要盡可能的打壓它。韓國政府既給資金,又給項目,幾乎是幫著三星在開掛!任何公司看了之後,都會羨慕嫉妒恨。
但現在,韓國沒錢,三星欠債,此時不狠狠地削它,更待何時?
(未完待續。)
&l;div lass="adread"&g;&l;srip&g;sh_read();&l;/sri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