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離塵遠去(2 / 3)

這一日,李世民同李治用過早膳,李治自是穿了龍袍金衣,上朝而去。

李世民兀自在後殿坐下,翻看一卷《度人經》,麵帶喜色。

當下就過得午時,李治散朝回轉後殿,臉色卻是有些難看。

李世民見了,就問道:“治兒,怎麼了,朝事不順?為何事煩惱?”

李治有些氣惱的坐下,對李世民道:“父皇不知,今日朝堂之上,孩兒聽那班中黃進忠啟奏,那西域國,胡人當道,有些蠢蠢欲動,似乎有了野心,故此有些煩惱。”

“西域胡人?”李世民疑惑。

西域本就是佛門興盛之地,被中原稱之為“胡人”乃是大唐國統治之下的國,自歸入大唐之後,本來也是無事,李治做太子的時候,也曾經聽聞西域有動蕩,隻以為是事,但是好像最近及不安分。

尤其他收到線報,知道紫羅國城池附近還駐紮著許多佛兵,聯絡了許多化外國,勢力已經成了不的一股,就漸漸地不聽話起來,隻是大唐兵強,才不敢大張旗鼓。

李治本來是要發兵剿除的,但是有幾個大臣勸阻,更是有魏征覲見,這才勸阻住了。

李治見到李世民疑惑,便道:“現在紫羅城已經有了反心,孩兒意欲發兵西進,也好震懾一下那方的民眾,殺一殺佛門的氣勢,以免叫其做大,不好收拾,父皇以為可行嗎?”

李世民笑而點頭,道:“這是最好,但是也不要太過聲張,免得百姓不安。”

李治點頭稱是,當下無事。

兩父子便就坐定兩邊,叫宮女捧上棋局,拜定,李世民道:“我兒今心情浮躁,不如就和為父下一盤棋,也好養氣存神,平複心境?”

李治大喜,當下兩人對弈,悅耳的絲竹聲在耳邊響起,好生自在。

正所謂棋盤之上無父子,上陣方用父子兵。

對弈了一陣,就見了局勢。

李世民心中坦然,李治心思也漸漸放下,但是畢竟是年輕氣盛,沒有李世民沉穩,沒多久,就分出了高下。

李世民笑道:“治兒可知道為君者是何?為民者又是何?”

李治道:“父皇曾,君者,乃載人之舟也,民者,為載舟之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李世民捏起一子,放在棋盤上,笑道:“不錯,不錯。但是你要記住,治下之人,打下最易,得民心次之,最難的卻是存民心!”

李治不解,問道:“何為存民心?”

李世民道:“這也是治國之道。百姓就如同馬匹,下也如馬匹。而治下之人,居高而臨下,就如同坐在馬匹上一樣,隻有緩緩而行,循序漸進,不能急躁,更不能用馬鞭抽打,不然,馬便會受傷,心也就不失了,行兵打仗,亦是如此,心性平和,急躁不得。”

李治乃是一個心思細膩的人,一聽此言,揣摩弦外之音,就已經明白其中深意。

當下道:“父皇放心,孩兒知曉。”

李世民一笑,又取一子,放在了棋盤元的位置。

還欲再言,就有士兵進來,跪在地上稟報道:“啟稟萬歲爺,太上皇陛下,上忽然降下三人,各著道服,是蜀山派下來的弟子,已經到了宮中來,要見太上皇陛下!”

李治一愣,問道:“蜀山派的道士,他們怎麼會到此?他們還了什麼沒有?”

“回陛下,那三人隻是,他們曾經應允過太上皇,今日特奉師命下來,要與太上皇見麵,才可以分。”那士兵趕忙稟報道。

李治看了看李世民。

李世民卻是大喜,連忙一下就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