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人才無論抖音和快手都不會放過,因此自從去年第二季度起,兩家流量新貴紛紛加強對自身的電商架構建設。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兩家流量巨頭不早點從淘村引入人才呢?這是因為拚多多還沒崛起,使得短視頻直播電商的基礎架構不完整。但是到了2020年中,拚多多變成了六億人在用的拚多多,其中有大量的下沉用戶,給了直播電商巨大的紅利。
正如拚多多能夠崛起於下沉市場,背後最大的紅利是國朝的村村通政策和基建一樣,短視頻直播電商一樣需要基礎建設,這個基礎就是廣闊下沉市場中的用戶電商教育。
否則,雖然直播賣貨看起來如火如荼聲勢浩大,甚至和明星帶貨主播建立合作之後在大A股上都能連續無腦拉漲停。但是這個行當的盤子其實就那麼大,每天的活躍觀眾也就是千萬級,並沒有外行人以為的那麼熱,熱的是各個平台統計出來的數據。
而且轉化率和商家的利潤都被嚴重高估,交易集中於少數頭部主播身上,商品、主播和觀眾的匹配度很難達到較高的契合度。這也是口紅一哥值錢的地方,他是少數主做垂直產品的主播,而不是零七八碎什麼都賣,因此匹配度極高。
總之,如果這個形態不扭轉,直播帶貨根本就不是個長尾市場。這從商家們的行為其實也能看得出來,直播帶貨中的商家要繳納坑位費,要給主播分傭,還要承諾最低價,一眼看去符合這一特征的賣方行為是什麼?是“清尾貨”……
實際上當抖音和快手的直播賣貨趨同化之後,這正是大部分直播賣貨的商家行為。很簡單的道理,不愁賣的商品為什麼要忍著坑位費給傭金還要承諾最低價呢?隻有少數真正頭部主播的賣貨清單才能免俗。
頭條係和快手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因為別人看不到的數據都在他們手裏。但拚多多的崛起直接支撐起了龐大的下沉盤子之後,這個形式就可以轉過來,原先隻看短視頻但是不買貨的用戶開始買貨了,原先看直播但是不看賣貨直播的用戶開始看了,這才是抖音和快手加大電商搭建力度的原因。
想必阿裏的心情和亞馬遜不會有太大的不同吧……
當然這和楚垣夕需要頭疼的問題不一樣,國內是各家畫地為牢以鄰為壑,但在海外是亞馬遜和穀歌紛紛向商家們釋放出善意,妄圖多拉攏一些優質的資源。
巴人賣VR頭盔的店鋪雖然還算不上是優質資源,但是二選一的選項也擺在麵前了,條件是相當不錯,隻是要選哪家就比較傷神。
這個選項最終打到了楚垣夕的案頭,使得他不得不吐糟,這幫歪果仁好的不學,把特麼阿裏做二選一這套給學走了,還學的挺到位的呢。
一邊是穀歌誘人的流量,一邊是亞馬遜成熟且龐大的電商物流體係和曆史最低水服務費,楚垣夕還從來沒想到過自己會有淘寶店小二的煩惱。
可惜,如果需要做出選擇的是賣服裝的巴拿拿,再建一個牌子就可以完美閃開二選一,但頭盔肯定不行。該怎麼選呢?
最終楚垣夕根據巴人集團的自媒體屬性……倒向了亞馬遜。
“不可能不選亞馬遜的。”他開會的時候忍不住吐糟,“亞馬遜人家就是幹這個,退無可退,穀歌可不是。穀歌隨時隨地不看好了直接收兵,什麼流量扶持之類的條件一撤,咱們怎麼辦啊?回亞馬遜?人家一看,喲,是你小子?走你!”(這是作者君自行演繹的,穀歌到現在還沒撤條件)
這就是巴人的自媒體屬性,當年看過那麼多的自媒體同行被抖音坑的不要不要的,還能不漲點記性?那些做短視頻帶貨的因為抖音突然改政策,一夜之間流量歸零,一年心血付之一炬,都變成了同行們寶貴的屬性。
這是巴人上市期間的一個小插曲,總體來說走勢相當平穩。隻不過監管部門的問詢確實是相當不好回答,糊弄的話很簡單,但是楚垣夕不想糊弄。
比如說問詢真牛科技對擬上市公司業績影響的預估,這種問題換別人刷刷點點就摘幹淨了。而楚垣夕從投資結構和投資動機開始答起,包含了真牛科技目前的業務發展水平,業務特征中與巴人集團綁定的情況,以及最重要的,AI足球遊戲對巴人和小康兩家公司業務耦合的帶動作用。
因為巴人的海外戰略中VR本身就占據很大份額,也在IPo融資用途中占據一定比例,所以涉及VR的部分楚垣夕回答的非常完備。寫完之後梁可年看了看,說這個直接拿給真牛科技申報IPo都可以……
但是沒辦法,想要把真牛科技存在的意義說明白了就得這麼寫,總不能告訴監管部門,是因為不想放薛明出去創業,所以才整巴了一個真牛科技出來吧?它的存在必須有意義,不然的話巴人集團成了什麼了?對薛明這個員工的依賴非常重的一家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