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2 猛虎伏青(2 / 2)

此後,皆入窮發,不毛之地。除《山海經》上,寥寥數語。再不見諸夏書錄。一切皆是未知。待終北之北始築城邑,已是千年之後。

據此可知,季漢無不領先千年。

君流車駕,多為駢馬所驅。鮮卑重耕馬,能耐極寒。自入窮發,嘶鳴不斷。正應風土之說。完水下遊穀道,路途平坦。日行百裏,輕而易舉。不等日落,便有禦姬來報,已覓得宿營地。

待皇上車架抵達,見之不由莞爾。

楯牆、望樓齊備。果然絕佳營地。

營中雖空無一人。然製度規模,無異開拓營地。必出將作寺先造。換言之,許自皇上定下君流之期。便有一支將作寺良工,隨行開拓先鋒。循路而進,為皇上鋪路架橋,先行鑿穿君流之路。

此事,皇上竟一無所知。必出,左右太宰。料想,多為右太宰耿雍。

論與皇上,君臣同契。耿太宰,當居首位。少時為劉備四友。後為左右國相。今為左右太宰。數十年如一日,功不可沒。

見一眾禦姬,美目流轉,忍俊不禁。

皇上吐氣出聲:“即來則安。”

縱九九八十一難。亦需先易後難。此亦在情理之中。越近諸夏,皇上天威所至。便有艱難險阻,亦迎刃而解。然距諸夏越遠,皇上天威不至。自當,“居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

三月之間,開拓先鋒,縱竭盡所能,日立一營。亦不過百座而已。日行百裏,百座不過萬裏。尚餘九萬裏,需皇上自去。此行之艱難,當真與流放無異。

皇上為除季漢,家門之禍。君流十萬裏。自罪之重,上下五千年,亙古未有。或正應孟子所言,“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營中已積滿草料,並蓄有水源。且處處與君流營地暗合。

且說,神不神奇。

置身終北之北。無論人馬機關,皆需禦寒保暖。人馬自不用說。便是君流車駕,亦有別樣機關。如被中香爐,車輪處,皆設“暖匜”。類比,長流銀匜。居中可置炭火,以防輪軸凍結。即便凍結,亦可假暖匜之力,迅速融冰。薊國本就地處北疆。漠北都護府,亦先立。冬季保暖,經驗所累,皆施於君流車駕。隻為護駕皇上,無失萬一。

三百餘禦姬,分工明確。或照料馬匹,或守夜營地,或看護(希俄斯)姐妹,或侍寢中帳。不一而足。

君流首夜,安然度過。

不等日出,人馬足食,拔營啟程。

禦姬來報,昨日足行百二十裏。

皇上言善。

畢竟,“萬事開頭難”。謂“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知微見著。君流十萬裏,必假舟車之力。

難不成,皇上九五之尊,跋涉十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