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6 善善之者(2 / 2)

“唉”此何嚐不是,許子遠心中所憾:“知我主者,大司士也。”

“子遠,何出此言?”陳琳求問。

“我主,和其光同其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譬如首謀曹節先亡,從眾皆罪加一等。若竇太後遠走漠北,董太後又被害洛陽。我主自罪,亦加一等矣。”許子遠道破天機。

換言之,正因竇妙、董姝,俱得以保全。故皇上才君流十萬裏。若二人俱亡,皇上難辭其咎。更難堵悠悠眾口。唯罪己詔退位,以謝天下。

正因深知皇上為人。故賈文和力保不失。料想,君流之罪,亦在賈文和意料之中。

此時此刻。陳琳方知,前因後果:“大司士,真乃神人也。”

“主上討伐四海,皆出謀主之策。譬如,滅長城馬賊,驅北匈奴西歸。據條支七城,立豐寧二州,恐皆為君流清道也。”許子遠喟然長歎:“主上並右國令,三尺之局兮,為戰鬥場陳聚士卒兮,兩敵相當。大司士,營惑窘乏兮,無令詐出深念遠慮兮,勝乃可必。”

許子遠所引,乃出馬融圍棋賦。言下之意,皇上與神上宗師,對弈天下棋局。眾謀主,雖觀棋不語,然智計百出。早已左右棋局。

季漢家國天下。皇上東征西討,南征北伐。既為家中子嗣,分封之地。又為季漢家國,拓土開疆。更為自己君流十萬裏,掃清障礙。於己於人,於家於國,皆有大利。

何為,明隱雙線。

少時,二位家丞,為劉備立下進位之路:少複祖爵,立功封侯,並土封王,三興炎漢。此為明線。

另有神上宗師,與太平道張角兄弟,假太平道之力,起黃巾之亂,欲行代漢。皇上與之對弈天下棋局,便是隱線。雙線並行,歸於一統。父子稱帝,季漢三興。

此便喚作:明隱雙線敘事。看似一條主線,實則不然。字裏行間,皆有明隱雙線,齊頭並進,推波助瀾。

許子遠亦是後知後覺。何況陳孔璋:“我主果然天生。”

“孔璋,所言是也。”許子遠舉杯相邀,當浮一大白。

二人滿飲此杯,心有戚戚。

陳孔璋落杯言道:“可成書乎?”

乃問,若為皇上著書立傳。內中隱情,是否書錄。

“有何不可?”許子遠,亦知皇上真性情。

略作思量,陳琳這便言道:“當為季漢英主紀。”

“此名大善。”許子遠,撫掌笑道:“我主必欣欣然。”

稍後,陳孔璋窮盡畢生之力。為皇上著書立傳。書成,轟動海內,千載流芳。

此皆是,後話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