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在。”
“永樂宮宴,可有人夜入太倉。”
“正是魯相。”曹衝答曰。
“何時下出?”
“有頃而已。”
此亦可佐證。宋奇並未在蟾宮留宿。宋奇證言,足可采信。入蟾宮,乃為求諸園三貴人,為薊王劉備解毒。而畢嵐所言,乃奉大長秋曹節之命,掠永樂太後入蟾宮,與宋奇苟且,便不足為信。
若畢嵐所言為真,曹節之命必作偽也。
曹節因何,臨時改意。且避易就難。不取館中唾手可得,諸園貴人。翩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去盜天子生母,永樂董太後。但凡事發,夷三族之禍也。
“大長秋,何以詐言?”賈詡此問,另有深意。
“奴婢,竊以為。”同為黃門,將心比心,畢嵐以己度人:“不舍梁冀金山也。”
彼時,宋皇後已作價億錢,賤賣劉備。唯宋奇蒙在鼓裏。本以為,梁冀金山,不過“雷聲大,雨點小”。宋奇每每攜金入館,不過數囊而已。大長秋曹節,已漸失耐心。且宋皇後久居蟾宮,年歲漸長,唯恐人老珠黃,一錢不值。便才忍痛割愛,販與薊王。
不料當夜,宋奇竟饋金囊,積滿案上。
親眼所見,曹節心中悔恨,無以複加。
於是,又施毒計。效販一億貴女,以汙劉備。命畢嵐暗取永樂太後,以挾宋奇。若東窗事發,始作俑者,宋奇必延禍家門,夷三族矣。
宋奇雖隻求,“曾為人母之婦者三”。卻並未指名道姓,三婦究竟為何。曹節命畢嵐,盜永樂太後,亦是有求必應。
此足可坐實,宋奇乃首謀。曹節等人,不過從眾而已。若“春夢了無痕”,神鬼不知,便也罷了。豈料,畢嵐邪火中燒,私心作祟,竟不抹去痕跡。遂被永樂太後,醒後所覺。
試想。董太皇,無端受辱,焉能不怒。永樂太仆封諝,嚴查當夜一幹人等。見事不可為。曹節遂命永巷令徐奉,酒甕溺斃唐七,滅口消災。隻說,唐七盜取永樂積銅,並未言及太後受辱。
見唐七乃天宦,徐奉亦不疑有他。自禍自消。溺死唐七,拋屍陽渠。
劉備藥入病除,虎虎生風。遂奉命追查“唐周之亂”。奈何彼時,一身二主,中庭密室,毫不知情。
至此,永樂太後深信。永樂宮宴,酒醉不醒,為唐七所汙。
直到,二宮兵亂。主記蔣幹,奉賈詡之命。親下密道,接應永樂太皇。又將董太皇,引入殖貨裏輔漢大將軍府,中庭密室。
待暗門閉合,置身其中。董太皇,故地重遊,隱藏記憶,受激而發。至此,董太皇方大徹大悟。當日,非被賊人所汙。乃為薊王所幸。
賈詡隔門窺聽。聞董太皇,嚎啕大哭,心結盡解。亦心中篤定。
稍後,董太皇行事,無不大利薊王。隻因,女子愛夫。
事已至此,董侯身世之謎,似已呼之欲出。
唯一破綻,薊王餘毒未盡,多年無所出。董太皇,因何受孕。
然王太後牽心,並不在此:“三藥為何?”
“永樂董太皇,長信竇太皇,及舞陽君。”賈詡伏地奏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