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各奔東西(2 / 2)

曆朝曆代,莫不如是。

誠然。亦有忠良,與國同休。

二百年帝都,無人問津。

書報國中。恰逢月中大朝。薊王問計群臣。

右相持芴而跽:“稟主公。臣,竊以為,京師斷不可廢。城門雖毀,然垣牆猶在;南宮完好,北宮殘存過半。年初,天子已命掖庭令畢嵐,重建西園。隻需假以時日,當可得還舊貌。”

“右相之意,乃由我主,重造京師。”門下祭酒司馬徽,持芴問道。

“正是。”

“今,天子遷都兗州。弘農王並合肥侯,各奔西東。天下十三州,割據之勢成矣。”門下祭酒司馬徽奏曰:“我輩何去何從,主公當早做決斷。”

“另立可乎。”藪東守樂隱,奪人先聲。樂隱乃國之宿臣。久隨薊王。與遼海守郭芝等,身著初代朝服,為人所敬。

“長子尚未封王。”薊王直抒胸臆。

言下之意,長幼有序。嫡長子尚未受封,麟子阿鬥稱帝,不合禮法。其言中深意,群臣如何能不領會。且不清不白,立阿鬥為帝。而不先詔告天下,告廟列祖,收入家門。名不正而言不順,言不順則位不穩。必後患無窮。

領會王(上)意。眾國老,渙然冰釋。

“天下五帝,皆出東父”。讖語出自雲台觀邸。流傳甚廣,北國盡知。聞秦後魯琪拉,珠胎暗結。已有三月身孕。白帝之子,當出矣。

“如此,可先重築京師,再奉天子西還。”上庠令鄭玄持芴奏對。

“可。”薊王言道:“命函陵令,並洛陽令等,一幹人等,重築京師。再命函園上軍校尉,收攏八關散兵餘勇,編纂成軍,守備京洛。”

“喏。”

兗州,甄城。

朝廷東遷,百廢待興。甄城雖堅,卻不足容納。大肆擴建,乃是必然。此筆巨資,無需曹操負擔。王允已命不其侯伏完,取自中署。

曹操迎駕有功。加衛將軍,封縣侯。意氣風發,欲大展身手。

“天子移駕,百官隨行。今為公卿,該當如何?”幕府初開,曹操問計。

“規大河之南,以待其變。”別駕陳宮,一語中的。

“資之以牧天下,此霸王之業也。”程立笑道。

見荀彧無言,曹操笑問:“主簿有何高見?”

“今(兗)州初定,決裂關東。境內‘豪強擅恣,親戚兼並;下民貧弱,代出租賦;炫鬻家財,不足應命’。宜當屯田休兵,蓄養民生。先治內亂,後討不臣。”荀彧早有所慮。

荀彧,所思所想,常為人先。從不居功自傲,舉重若輕。

“主簿所言極是。”曹操歎服:“真乃‘吾之子房也’。”

荀彧再進良言:“泰山賊亂討平,當早退兵。不可久居徐州。”

曹操言聽計從:“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