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尉玄,乃安息國人。信奉佛教。故燔史關中頗多僧侶。西王母一行入燔史關時,正欲大隊人馬出關。
隊中匠人,興高采烈。海闊天空,談興正濃。西王母駐車聆聽,此去竟要將麥積山,鑿成佛窟。
這還了得。
麥積乃獂王陵山。鑿成佛窟,何其大不敬也!
心中慍怒,一閃而逝。本以為遠在西域,足可轉圜。豈料西佛已近關中。諸夏心腹之地。
事不宜遲。西王母遂傳口諭:“不入長安,直取洛陽。”
“喏。”車馬列隊入關。通關傳證,一應俱全。凡遇詢問,便說是關外旅人,回鄉省親。守關兵卒,核驗無誤,這便放行。話說,自薊王中西域而立幕府。絲路通達,久無戰事。各地百姓,常來常往。兵卒見慣不怪。
出狹道,便是陳倉城。此城雖非薊王所攜。卻早開互市。往來旅人,皆可在此販購日常所需。話說,喬裝改容,深居簡出。除去獨門易容術,亦無上古幻術加身的西王母一行,混跡在車隊之中,並不顯眼。不顯山漏水,低調行事。
此去洛陽,乃為參加天降麟子,彌月之喜。彌月禮,便是後世滿月禮。時人深信,天人感應。災異乃上帝示警。黃巾亂後,四海升平。天降麟子,再續漢祚。幾成海內共識。如此盛會。怎能無“凡得道授書”,皆朝於昆侖闕之西王母駕臨。
武帝時,“七月初七,王母降”。
掐指一算,麟子彌月之喜,亦相差不大。
此時此刻,千裏之外,京師洛陽。
南宮黃門寺。忽有一女子,身長七尺,服青衣,乘祥雲,自半空投下。
中黃門解步嗬問:‘汝何等人?竟妄入宮掖。’
女子對曰:‘妾乃墉宮玉女王子登。王母遣我為使,七月初七,(王母)降為麟子彌月之喜。’
解步正欲追問,女子竟化為一縷青煙,因忽不見。
左右無不駭然。
話說。此事,解步亦非初見。稍得幸免。急忙奔衝入玉堂殿。將前後諸情,娓娓道來。
少帝瞠目結舌。
西王母何其尊貴。武帝尚且伏地叩首,“下席跪諾”。三百年神龍見首不見尾。豈料竟要為“麟子彌月”降臨。
“咕咚!”少帝重重吞下口涎。此事,已超出少年天子之想象。
“速請太皇、太傅、大將軍、三公、九卿……殿內相商。”
“喏。”黃門令左豐,這便領命。
少帝瞠目結舌。
西王母何其尊貴。武帝尚且伏地叩首,“下席跪諾”。三百年神龍見首不見尾。豈料竟要為“麟子彌月”降臨。
“咕咚!”少帝重重吞下口涎。此事,已超出少年天子之想象。
“速請太皇、太傅、大將軍、三公、九卿……殿內相商。”
“喏。”黃門令左豐,這便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