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天下喉舌(1 / 2)

送走十位子錢家。一秒.Co】,精彩無彈窗免費閱讀!秦太倉遂入密道,循地下暗渠,乘舟抵達函園薊王陵。與右丞賈詡,於右耳室相見。

薊王陵,乃由菟園銷金窟改造。時正有條不紊,督造之中,遠未完成。兩側耳室,先行造畢,用於會客。右耳室乃右丞賈詡專用。左耳室,自是左丞荀攸專屬。

搭滿腳手架的地宮中央,今為幕府主記室。置“記室掾”,主記錄,掌文書。下設“幕門候吏”,簡稱“候吏”。又稱“候人”,掌整治道路、稽查姦盜,及迎送賓客。與一般主記室不同,此處還掌洛陽風聞,禁中消息,軍情諜報,閭裏流言,乃是隸屬於幕府的間諜細作機構。

“以中情出,小曰間,大曰諜”。分“因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五類。各種情報,分門別類,由諸“幕門候吏”掌管。其中:“‘耳目’七人,主往來聽言視變,覽四方之事,軍中之情”;“‘羽翼’四人,主揚威名,震遠方,搖動四境,以弱敵心”;“‘遊士(遊繳)’八人,主伺奸候變,開闔人情,觀敵之意,以為間諜”。

“拜見右丞。”經過數道關卡,秦太倉入耳室相見。

秦太倉與麾下童子,托賈詡之福,得以幸免。自蟾宮折桂館毀於大火,館眾各奔東西。秦太倉亦深居簡出,隱姓埋名。直到從黃門令左豐處取得先帝《子錢集簿》諸物,賈詡遂向大宦官曹節,索來秦太倉,置在“蜃樓”之中。

懸於絕壁,本為守備銷金窟暗渠出口的懸樓,取名“蜃樓”,正當適宜。現有蟾宮,再入蜃樓。終歸與蟾蜍有緣。

“秦公免禮。”賈詡請其落座:“如何?”

“事已成。子錢家並無異議。”秦太倉答曰。

“可有所獲?”賈詡又問。

“‘不其侯’欠債未還,已過六月。子錢家問,當如何行事。”

“哦?”賈詡遂命記室掾,查閱不其侯名錄。

記室掾朗聲誦讀:“建武六年(30年),大司徒伏湛封不其侯,食邑三千六百戶,城周十裏,已襲八代。今不其侯名(伏)完,沉深大度,頗有文才。延熹元年,尚桓帝女陽安長公主,為侍中。”

“食邑三千六百戶,因何舉債度日。”賈詡又道:“繼續讀來。”

“光和五年,先帝授童恢為不其令。童恢,字漢宗,琅琊姑幕人。到任三年,勤於政事,體恤民情,不其百姓安居樂業。以致鄰縣百姓舉家遷徙不其縣定居者,多達二萬餘戶。民嚐為虎所害,乃設檻捕之,生獲二虎。恢咒虎曰:‘天生萬物,唯人為貴。虎狼當食六畜,而殘暴於人。王法殺人者傷,傷人則論法。汝若是殺人者,當垂頭服罪;自知非者,當號呼稱冤。’一虎低頭閉目,狀如震懼,即時殺之。其一視恢鳴吼,踴躍自奮,遂令放釋。吏人為之歌頌,稱‘童公審虎’。青州刺史讚曰:‘耕織種牧,皆有條章。一境清淨,牢獄連年無囚。’”

“此乃大賢也。”饒是賈詡,亦不禁稱道。

記室掾又道:“不其乃異姓侯。雖得循吏牧守,城周十裏,民三萬戶。然世代隻得食三千六百戶。不其侯國,亦常省稱‘不其縣’。其主官稱‘令’而非‘相’。”

“原來如此。”賈詡輕輕頷首:“換言之,不其侯國,在不其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