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兵亂在即(2 / 2)

“大將軍所言極是。”陛下與何進,一唱一和:“薊王表閻忠為涼州牧,可行否?”

“可行。”大將軍從善如流。此乃先帝舊事。本已交由尚書台擬定,不料先帝北巡而崩,尚書令曹節又抱恙離朝。便一直擱置。如今,新帝舊事重提。百官自無異議。

“東郡太守曹操,剿滅賊亂,頗有戰功。可為兗州牧否?”新帝又問。

“臣,無異議。”大將軍何進再答。

“臣等,附議。”廢史立牧,大勢所趨。三公九卿,便心存憂慮,又如之奈何。

“西園中軍校尉孫堅,自重返江東,募兵討賊。大小百餘戰,連平荊、揚之亂。蕩寇將軍周慎,自引軍漢中,數戰皆不能勝,別無寸功。日前反被米賊斷其運道,棄車重敗退。已被押入大獄,交由三司會審。朕,欲拜孫堅為‘破虜將軍’,以繼之。不知眾卿以為如何?”

“孫校尉,乃江東猛虎也。”司徒張溫言道:“麾下百戰精兵,正當大用。若遣入漢中平亂,米賊必敗。”

“司徒之言,甚善。”陛下欣然一笑:“大將軍以為如何?”

“孫堅可滅米賊。”何進甕聲言道。

聞此言,新帝終得安心。先前允諾太後諸事,悉數達成。然心中又起疑竇。今日大將軍,為何如此識相?

罷朝後,新帝遂往永樂宮。與董太後細說諸事。

“曹操之事已畢,曹嵩之事又當如何?”董太後問道。

“母親念念不忘,可是收了重資?”新帝反問。

“不瞞陛下,年前,曹嵩曾輸一億大錢入西省(永樂宮之司署,掌管宮內罪罰),求太尉之位。”董太後如實相告:“雖說‘此一時,彼一時’也。然曹嵩輸錢在前,陛下禁售於後……”

“母親不必心急。”新帝言道:“太尉張延,曾為周慎作保。今周慎敗歸,雖可罰銅免死,然張延坐罪,晚節必不保也。不出數月,定讓曹嵩如願。”

“如此,甚好。”董太後展顏一笑。目光慈炯,柔聲道:“陛下雖與我自幼分居。然畢竟母子連心。先帝遺命,兄終弟及。如今看來,於國於家,大有裨益。”

新帝微微繃緊牙關。目光平靜,別無波瀾:“母親當恪守承諾,不再賣官鬻爵。”

“朕乃太後,焉能自食其言。”董太後輕輕頷首。

“如此,兒告退。”陛下起身便走。

“好。”目送新帝出殿,董太後眸中哀傷,一閃而逝。

“太後……”恭送新帝出殿,永樂太仆封諝原路返回,欲言又止。

“說。”董太後不置可否。

“當真不再賣官。”封諝滿臉痛惜。

“陛下雖是我子,卻自幼長於外藩。與我不親。”董太後言道:“多事之秋,權且保身。”

“喏。”

封諝怏怏不樂,轉身離去。

須臾,董太後自簾後起身,往偏殿不提。

北海西岸,沒鹿回部與北高車天然邊界。

劉備領大軍遠涉三千裏。立營高坡。靜待各部大人,入營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