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兩句吧!(1 / 1)

發現還有不少夥伴蜜汁懵逼。

這邊在解釋一下,本書的起源就是檀木盒子、十八人合照、大家的日記,以及當年的神秘死亡背後的真相。

所以故事到這裏,就已經揭開了真正意義上的答案。

並不存在部分讀者誤會了,是成績不好不寫!

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也不存在雙開無力所以潦草結束。

也是誤解。

之所以在這裏選擇結束,其實是結束這最後一卷的內容,也就是所謂的“叛徒遊戲”這一卷。

因為真相已經浮出水麵,包括“梁朝華”的真實身份,以及主角父親的情況。

那麼從第一章開始的謎團,也隨之揭開。

正所謂收尾對應,這根開局挖的坑是完全對上的。

那麼理所當然就結束了。

這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我希望在故事結束的時候,還能留給大家一個思考幻想的餘地。

而不是把所有事情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把故事分析的透透徹徹,主角沒有任何遺憾了,然後才大結局。

那是常規作品結局,但不是我的作品的結局。

我個人更喜歡用懸念翻轉的這樣的結尾,來劃上句號。

這是一種結束的手法。

而不是大家認為的因為各種原因不寫了。

看到還有不少罵我的,其實我可以理解大家的情緒,後麵也肯定可以寫。

甚至還可以寫當年父輩們的番外,從另一個角度去重新看這個故事。

也可以寫主角們年輕一代各種發展的故事。

這些都是非常好的番外題材。

我覺得看完一本書最高級的評價是,我還想看下一部!

而不是“啊,終於看完了,好爽!”

特別是懸疑類的作品,有趣的內容在於相互猜測揭開真相,而不是大家攤牌後按部就班地把牌出完。

如果後續要寫下去的話,那就需要重新再挖一個很深很深的坑,再寫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

實話,這不是傳統網文,一直升級一直換地圖,可以寫百萬字。

六十多字,實際上可以可以印刷成三本內容比較豐富的實體作品了。

我覺得作品確實有瑕疵,這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即便存在誤解,或者不舍,以及漫罵,但我仍然還是選擇這樣做。

因為我想要的效果,就是大家看完之後驚歎一句。

臥草,居然是這樣。

臥草,沒了。

當然,肯定會有不少人想要寄刀片,將老何綁起來做人肉沙包。

不過我覺得懸疑作品就應該這樣才有趣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