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聲望卓著(2 / 2)

卻是沒想到他們今就來了。

“嗬嗬嗬,,,這幾個老人家,還真是急不可耐啊。”

“殿下,不是他們,是馬士英牽的頭,來的也是朝廷上的那些尚書侍郎,高官顯貴,還有那數以百計的翰林院學子。”

“哦,是他們,還是馬士英牽的頭?”李起不由的是來了興趣。

這個馬士英,因為前翻李起的操作,使得他惹怒了弘光皇帝,無奈之下,馬士英隻能辭官歸隱,回鄉去了。

卻是沒想到這時候他竟然突然又跳出來,而且還公然擁護自己,為自己大唱讚歌。

這真真是頗為讓李起感到意外。

都政治上的人物,最是拿得起,放得下。

講的就是利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這句話在官場上,真真可謂是至理名言。

這不,現在馬士英就是個典型,要他之所以被弄的丟了首輔之位,那都是被李起給害的。

別人興許還不知道,但是作為當事人,而且又是人精一般的馬士英,他難道會不知道嗎?

所以按照一般的人情世故來,他對李起應該咬牙切齒才對。

可是現在,這情況卻是截然相反。

由此可見利益的力量有多麼的巨大,能多麼的能夠改變一個人。

“殿下,你是見還是不見呢?現在他們都在外麵等著。”

“那就讓他們等著唄。”

盡管一眾官員,他們的態度比之普通老百姓往往更加重要,

畢竟官員可以作為一個牽頭人存在,也可以作為一個勢力存在,而老百姓往往是盲目的,盲從的。

所以按理來,對待官員的態度應該要更加慎重才對。

但是在李起這裏卻是完全不一樣。

在李起看來,得民心者得下,隻要自己始終和人民的利益保持一致,那些什麼官員,鄉紳,全部都是虛無縹緲的浮雲。

府外,馬士英及一眾官僚學子,他們已經在那裏翹首期盼,不過等了許久,都是不見李起出來。

這不由得是讓他們心裏發急了,有的人甚至在心裏已經開始埋怨了,

“這個定王究竟是怎麼回事?前那一些賤民來請願,他還親自跑出來迎接,現在我等官紳學子前來請願,他卻是視而不見,這不是視我們如無物嗎?”

不過這樣的話,他們也就隻敢在心裏一,在麵上,誰敢吐露半個字?

所以臉上,他們無不是一副無比虔誠的模樣,隻等待李起的到來。

“臣,馬士英求見定王殿下,祈求殿下感念下蒼生,早日登基稱帝,還下太平。”

此時的馬士英,因為早已辭官歸隱,所以身上沒有任何官職在身,自稱為“臣”,這是不合規矩的。

但是他這樣的一種自稱,無疑也是在向李起釋放一種信號,一種想要迫切投靠李起的信號。

這一點很重要,也容不得馬虎,所以馬士英在“臣”的時候,咬字極重,也不管李起聽不聽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