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舍我其誰(1 / 2)

李起見這三位老者的如此這般鄭重,心下也是了然。

不過他仍然是堅持不受,道:“三位老者一番苦心,本藩又如何不知。

本藩也知我大明曆經災人禍,可謂是風雨飄搖,然而這千斤重擔,非常人所能肩負。

本番雖已顯露些許鋒芒,但仍不足以擔此大任,所以未免江山再度傾覆,本藩實不敢受。”

完,李起便是對三位老者躬身下拜,道:“讓三位老者失望了,本藩心下愧然,還請見諒。”

完,李起便是離開了。

李起這般態度,著實讓三位老者暗自吃驚,他們都是沒有想到李起會推辭。

要知道這可是皇位啊,多少人夢寐以求還得不到,現在就這樣擺在他的麵前,他卻是無動於衷,

這得多大的定力和胸懷,才能做到這一點。

不過,若是李起不做這個皇帝,那麼他們實在也想不出還有誰更適合做。

“嗬嗬嗬,,,”

過了半響,那白發老者吳選材,忍不住便是撫須,嗬嗬笑了起來。

“吳老哥為何發笑?”

“是啊,定王殿下推辭不受,這叫我等如何是好,外麵還有幾萬人在等著回信呢。”

另兩位老者都是一臉不解,吳選材卻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得意自鳴的道:

“你們不用擔心,此事已然成了七八分。”

這話更是引得那兩人疑惑,“吳老哥,你這話如何?定王殿下看剛才那模樣,那確實是分外堅決,為何你卻成了七八分,這裏麵有何講究?”

“難道你們不知道,自古以來,帝王在登基之前,皆有三辭不受的傳統嗎?”

吳選材這話一出,他們才是恍然大悟。

確實,自古以來不無論是開基創業的帝王,還是繼位之君,他們為了顯示自己的謙虛和大度,還有那淡泊名利的胸懷,

麵對一眾臣子的勸進,他們往往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辭不受。

直到臣子們第三次來勸進,推脫之後,己無法再推,他們這才會勉為其難的接受,去當皇帝。

這樣的做法,毫無疑問是虛情假意。

畢竟能夠對皇帝寶座視而不見的人實在是太少。

如果他真的有這樣的胸懷,又何必去參與當逐鹿下,皇子奪嫡的爭鬥當中。

但是世事往往就是這樣,不論是真心實意,還是虛情假意,一旦長而久之的做戲做下來,便已成為一種傳統。

如果你不按照這種傳統去做,那便會被世人視為名不正,言不順。

李起其實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這才是推辭了。

否則,以李起的性格,哪裏還會去顧及這些。

沒辦法,別看有些傳統看起來實在是令人感到費解,但是這裏麵也有它的力量在,李起也是不得不顧慮。

須知自從朱由鬆當了皇帝後,這皇位已經是從崇禎帝這一脈轉移出去了。

理論上來講,所有皇明宗室都有參與角逐的機會,而李起也不過隻是眾多皇族成員中的一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