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納禮(3 / 3)

慕容許仙就這麼被推出了門外,“砰”的一聲,門關上了,惹得門外候命的兩個丫鬟,竊笑不已。

慕容許仙清咳一聲:“你們兩個笑什麼,管好自己的嘴巴,別一會漏了馬腳,漏了口。一會的喜糖喜錢喜彩,又不會少了你們。”

兩丫鬟連忙施了一禮,回道:“是,二少爺。”

慕容許仙見兩丫鬟不再笑,這才守在門外,等候起來。

納禮,和正娶有所不同,可操作性極大,視男方對女方的重視度而定。如男方不重視,那這妾便如一件買來的商品一樣,於身契上寫明標價,如魯智深曾打死的那個鄭屠,於金翠蓮的身契上寫著虛錢三千貫,虛錢,即一分錢都木有給;

如男方重視,那肯定不會寫錢的,而是寫時間年份,通常是寫百年好合之類,那這納書,幾乎就是當婚書來寫了。且其重視的話,用的禮儀宴席,和正娶的極為相似。如《陶庵夢憶》曾記載:“揚州人日飲食於瘦馬之身者數十百人。娶妾者看中,用金簪或釵一股插其鬢,曰“插帶”。“插帶”後,本家出一紅單,上寫彩緞若幹,金花若幹,財禮若幹,布匹若幹,,用筆蘸墨,,送客點閱。客批財禮及緞,匹如其意,則肅客歸。歸未抵寓,而鼓樂盤擔、紅綠羊酒在其門久矣。不一刻而禮幣、糕果俱齊,鼓樂導之去。去未半裏,而花轎花燈、擎炮火把、山人儐相、紙燭供果牲醴之屬。

至於慕容許仙,對今日的納禮之重,比之尋常世家娶妻更甚。莫讓丫鬟們分食奇珍糕果了,連喜糖和喜錢都發給丫鬟。還有布匹飾物,這些用作喜彩聘禮的物什,慕容許仙都毫不吝嗇,讓丫鬟們都能分到。如此納禮,再弄得幾次,丫鬟們的將來嫁出去的嫁妝都不用再愁。

而慕容許仙如此安排的理由隻有一個,就是讓全燕子塢的下人們知道,他這妻妾之別,隻是對外稱呼的,對內統統一律要求叫少奶奶,決不許叫二少貳奶奶、二少三奶奶之類的。像現代的的時候,大家坐在一個課堂讀書,相親相愛的,結果考試成績一排名,家長和老師總拿這事,好了,年少時的妒忌心理,就由此產生了。而在慕容許仙看來,這種二少貳奶奶、二少三奶奶的稱呼,同考試成績排名的原理是一個模子啊,正是滋長妒忌的源頭啊,不掐斷怎麼行?不然以後窩裏鬥作一團不,還可能枕邊會吹起讓他們兄弟反目的風向,那他還不有得頭疼啊。

至於都叫少奶奶,會不會混亂,在慕容許仙看來,少奶奶稱呼前麵加個女方原先的姓氏,不就結了。原本呢,慕容複是不允慕容許仙這般胡鬧的。嫁入慕容家,他慕容複的老婆,就該稱做慕容大少奶奶;慕容許仙的老婆,就該稱作慕容二少奶奶,這還用以前的姓氏,咳,那到底還算不算慕容家的兒媳呢,這成何體統?

可慕容複轉念一想,稱呼之前加上女方的姓氏,豈不是暗合帝王之家的做法?比如白貴妃、聶貴妃之類而如今他慕容氏,矢誌複興大燕,以此特別的稱呼,來激勵家中各女,莫要窩裏鬥,而是為複興大業出心出力,為賢內之助,這豈不是更好?所以慕容複也就對慕容許仙這般做法,非但不反對,還極力讚成。

其實呢,帝王之家的許多安排,都暗合權衡之道,取消排名,而用姓氏區分,確實是消除了可能由排名帶來的妒忌,但也就這樣,具體會不會鬥爭還得進一步再看。至於慕容許仙自己,到底有沒有爭霸之願,那就隻有他自己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