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道這些事情之後,常風充滿吃驚的同時也是清楚山海國並不是那麼容易推翻的,他的反撲定然會極為犀利與殘酷。
現在飄香酒館突然給他傳遞命令,讓他監視福海城之中百裏世家的一舉一動,其中意義不言自明。
常風並不想如此去做,但楚東陽曾經明確告訴過他,在出發前往外海之前定然要全力執行飄香酒館的命令,決然不能暴漏自己的身份。
如此之下,常風隻能執行飄香酒館的這道命令。
不但安排隸屬他掌控的飄香酒館密探監視福海城之中的百裏世家和上屬世家府張家,就連玄宗的一些勢力也是調動,以防止兩方勢力因為造船資源衝突為由密切注視著百裏世家的一舉一動。
可是接下來的事情讓常風實在吃不準山海國到底想要做些什麼。
七八年之間,福海城內外各方勢力對出海的準備都到了尾聲,山海國還是沒有任何的行動命令的下達。
至於常風接到了任務,百裏世家也好、府張家也好,所有勢力都在準備出海一事,並沒有任何不尋常的動作。
就此問題,常風嚐試過聯係李闊耳、寧還山甚至楚東陽,試圖得到其他一些消息或者指示,但他們對此如今的現狀也是表示不解,隻能囑咐常風靈活應對。
在山海國高壓之下,倒楊聯盟所有動作全都停止,而飄香酒館也是沒有任何命令,常風甚至希望通過美仙院得到一些相關消息,但卻是事與願違,美仙院無法提供他所詢問的任何問題,不管他花多少靈石都是不行。
靜寂,空前的靜寂卻是讓常風感到了巨大的不安,他有種預感,山海國醞釀的此次暴風驟雨一旦降臨必然會形成滔洪流席卷擋在它麵前的一切。
但現在的他卻是無能為力,隻能等待,等待著事情的轉機或者什麼變化,甚至認為山海國會在外海資源潮結束之後才會有所行動。
就在這種等待之中,常風接到了關於山海國調撥颶風船的消息。
不知各方勢力做了什麼樣的努力,也不知道山海國動用了什麼儲備資源,此次外海資源潮,並沒有像先前傳言之中那樣,山海國會減少對各方勢力提供颶風船的數量。
一如既往,山海國此次依然拿出了足夠的颶風船,甚至比之先前還要多上不少。
六國的數量在六十到八十艘之間,最少的是越國,隻有六十艘,最多的是楚國足有八十艘。
三大外族最少的北胡三部得到了四十艘,西戎六部得到了五十艘,至於南蠻九部,則是得到了六十艘,委實超出了眾人的想象。
至於五宗四家等江湖勢力,山海國則是沒有任何區分,一視同仁,每一方勢力皆是十五艘。
如此數量比之以往的外海資源潮多了一半,九大江湖勢力自然不會有著任何的意見。
蛇無頭不行,尤其是所有山海大陸勢力參與的外海資源潮更是如此,在颶風船數量確定下來的同時,山海國也向各方勢力公布的此次外海資源潮的統領。
以越國攝政王楊焱為主,山海國右丞相史書,右禦史、兩朝老臣上官鉞、九坊市最高統領汪不凡,山海國左軍統帥於星河。
五人統帥山海國所有勢力之時協調各方勢力,確保整個船隊此行的順利並且收獲。
五人之中,史書、上官鉞、汪不凡、於星河皆是渡劫修士,這些人都是楊飆身邊最為親近之人,極少離開楊飆,僅從這四人來看,足見山海國對此次外海資源潮達到了空前重視的程度。
當得知這些消息之時,常風心中思索山海國此舉深意的同時帶領玄宗長老會來到了碼頭之上,等待著山海國調撥那十五艘颶風船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