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華夏就更不用說了,人們看著直播畫麵中林啟榮占盡上風、一步一步把裏克??布萊爾逼入角落,沒有任何反抗機會。
大家的心中充滿了驕傲,感覺到這個時刻,他們的心也是和遠方的林啟榮連成一片。
這一次的辯論會作用非常大,林啟榮成功取得了大部分民眾的支持。
既然依貝思破產了,憑什麼不可以由潼話集團接手?
人家開出的條件誠意十足,對於依貝思來說當然是大好事。
而其他人如果不想讓潼話集團得逞,完全可以開出同樣的條件,相信在同等條件下,依貝思也願意和他們合作。
否則憑什麼要求人家放棄更好的條件而接受其他公司的收購?
通過這次辯論會,林啟榮成功地把這樣的理念傳達給不少民眾。
到現在一些人才明白,為什麼林啟榮會接受這樣的一個邀請。
在人家眼裏,和裏克??布萊爾辯論根本就不是他的目的,隻是希望在直播鏡頭麵前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而已罷了。
“我們都中了林的圈套。”
不少人哀歎不已,“Abc電視台為他搭好了舞台,內容又是林最熟悉的文化領域,而對手卻是平時做一些鼓吹工作的記者,結果如何完全可以預料了。
裏克適合的還是在報紙、社交媒體鼓吹一下華夏威脅論,而不是站在辯論台上和別人辯論,在林啟榮的麵前他就好像完全沒有經驗的菜鳥,從一開始就被壓的死死的,毫無還手之力,一敗塗地。
而林則通過這次並不精彩的辯論,成功說服了一大批中立的觀眾,讓裏克等人鼓吹的華夏威脅論一下子就沒有了市場。
潼話集團收購依貝思能夠和索尼收購哥倫比亞相比?
華夏威脅論放在政治經濟領域很有市場,但是放在文化領域,誰會信?
華夏的文化產業和米國的文化產業是完全不同的類型,華夏的電影隻能為我們帶來快樂,卻永遠也不可能威脅到我們的文化產業。
歸根到底,裏克選擇在一個陌生的領域和林對抗,才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在這一次辯論之後,潼話集團收購依貝思的事情有了新的變化。
林啟榮幫助依貝思找到了最適合的借口,讓他們承擔的壓力變得輕了不少。
丹尼爾在接受一家媒體采訪的時候坦言,作為一個在好萊發展了多年的老牌電影公司,依貝思不希望從此退出電影領域,尋求合作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公司的所有員工也必須得到妥善的安置。
這也是依貝思願意和潼話集團接觸的原因,因為潼話集團理解他們的訴求並且願意尋求最好的解決辦法。
依貝思願意和任何一個有意合作的公司進行談判,但是依貝思會慎重選擇最符合依貝思以及全體員工利益的合作夥伴。
這一次采訪之後,形式逐漸明朗,雙方的談判繼續進行。
安妮帶領的談判團隊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談判終於和依貝思達成了共識,成功收購了依貝思這個電影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