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政治和軍事的區別(3 / 3)

原本還對戰場上沒有取得突破懊惱,現在就隻剩下慶幸了。戰場上沒有突破,就意味著尚未造成太大的實質性傷害。

傷害越低,拉的仇恨就越低,抹平仇恨需要付出的代價自然也會越。

不要臉一點兒,還可以將責任推給英國人,聲稱自己“身在曹營心在漢”是被迫卷入的。

遞交一份投名狀,丟幾個替罪羊出去,再賠點兒損失,事情就這種過去了。

類似的案例,歐洲曆史上早就屢見不鮮了。美洲各國脫胎於歐洲,自然沒少受影響。

對大洋聯盟很多國家而言,歐陸聯盟陷入內亂,正是大家下船的最佳機會。

錯過了這個時間點,再想要全身而退,需要付出的代價,就不是這麼一星半點兒了。

看看神羅外交部的忙碌情況,就知道馬上就會有大事發生。

……

仿佛是受到了刺激,陸軍大臣費斯拉夫:“現在發起登陸作戰,這不可能!

英國人的實力猶存,不打掉敵人的空軍和海軍,登陸的風險太大了。”

“海獅計劃”,實施起來可不簡單。原時空德三帝國就失敗了,現在神羅的局勢雖然更好,可英國人的海軍、空軍主力都還是好好的。

萬一登陸進行到一半,敵人突然拚命爆發一波,那就事情大發了。

任何一個偉大的國家,在生死存亡之際,都能夠爆發出無與倫比的力量。

稱霸世界的大英帝國,可不是後世的病牛,在危機時刻,絕對不缺乏拚命的精神。

外交大臣列奧:“閣下,不要激動。登陸作戰的風險確實大,但是蘊含的利益也大啊!

不需要直接占領英倫三島,隻要完成登陸就行了,哪怕是登陸地點偏點兒也沒有關係。

英倫三島海岸線那麼長,敵人總有兼顧不到的地方。隻要我們的速度夠快,派出少量部隊占領一個落腳點並非不可能。

外交部目前正在策反大洋聯盟成員國,已經有人動心了,隻不過他們對英國人還抱有最後一絲幻想。

隻要斷掉他們最後這一絲幻想,大洋聯盟很快就會土崩瓦解。再加上我們秘密拉攏的其他國家,足以在全世界範圍內掀起反英浪潮。

到時候,或許不需要進攻,英國人自己就會迫於內外壓力而投降。

就算是有風險,和豐厚的利益相比,也足以進行這次冒險。大不了先送盟國的軍隊過去,現在也到了他們該奉獻的時候。”

沒有毛病,盟友就是用來坑的。霸權戰爭進行到現在,真正被坑的就隻有一個俄國,出去都沒有人敢信。

現在需要冒險了,讓盟友先上也是應有之義。沒有犧牲,又哪來資格分享戰利品?

要知道這次戰爭,主要都是神羅打的,大家都隻是跟著打打醬油。

費斯拉夫陷入了沉思中,政治和軍事是不一樣的。“海獅計劃”是軍方製定的,明顯更測重於軍事。

在軍事上,要擊敗大英帝國,隻要占領倫敦就足夠了,剩下的鄉下地方根本就不重要。

可政治上卻截然不同,甭管聯軍從什麼地方登陸,也不管後續作戰能否跟上,隻要在英倫三島獲得了立足點,那都算登陸成功。

外交部可以拿著這個成果,堂而皇之的忽悠陷入猶豫的各國政府,幫助大家做出正確決定。

“可以試試,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