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吾道不孤(2 / 3)

至於封鎖消息,想想也就行了。要知道這年頭的電報公司,可是控製在列強手中,根本就不需要買日本政府的賬。

何況,掐斷電報聯係也沒用。事情發生在使館區,各國使館的距離又不遠,有這麼多目擊者存在,根本就保不了密。

總不能殺人滅口吧?

真要是各國使館工作人員都出了事,日本政府享受到的待遇,絕對不會比隔壁鄰居辛醜年差。

除了不清楚俄使館的具體人員傷亡外,其他的內容都伴隨著一封封電報,傳到了世界各地。

望著拿在手中的電報,弗朗茨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日俄戰爭他還是聽過的,但是日本民眾衝擊使館這一出,他還真沒聽過。

究竟是曆史發生了改變,還是有人故意掩蓋真相,又或者是嫌事件太,沒有引起波瀾。

弗朗茨已經過了好奇心旺盛的年紀,沒有深入解讀日俄衝突的興致。

“日本主戰派最近是不是被壓製的很慘?”

幾百米的距離,能夠大致看到現場的情況就不錯了,隱藏在暗處的槍擊事件,自然是不得而知。

不知道有人從中搗亂,對發生俄使館區的衝擊事件,直接被定義為“暴民衝擊俄使館區”。

在純粹的日俄衝突中,能夠幹出這種蠢事的,除了日本軍方那幫戰爭瘋子,已經沒有別人了。

根據弗朗茨的個人經驗推斷,一般發生這種極端事件的時候,都是日軍主戰派受到了壓製,為了翻盤采用的極端方式。

類似的事件,原時空還發生過很多。比如:某年政府想要削減軍費,不甘心的日本軍方直接發動了政變……

腓特烈:“沒錯,最近幾年日本政府一直都在削減軍費預算。軍費預算從巔峰時期占財政收入的847%,被壓縮到了現在的46%。

據日本政府還準備繼續壓縮軍費開銷,準備將軍費支出,控製在財政收入的5%左右。

不過,這和暴民衝擊俄使館區有什麼關係呢?總不能因為不滿軍費預算比例降低,就……”

軍費支出占財政收入的比例居高不下,這是時代的特性。越是經濟落後的國家,軍費開銷在財政支出中占比越高。

能夠將軍費預算控製在40%以內的國家,基本上都是拉開了工業化進程的國家;能夠將軍費預算控製在5%以內的國家,都可以算是發達國家。

從軍費預算比例上,也可以看出來日本最近幾年的經濟發展不錯,要不然軍費預算比例根本就下不來。

畢竟,養軍隊是非常費錢的。伴隨著軍工技術的發展,軍隊日常維護費用一直都處於上漲狀態。

在軍隊編製不變的情況下,每年的軍費開銷隻會增加,不會降低。想要壓縮在財政預算中的比例,唯有財政收入增速超過軍隊維護成本增速。

在金本位年代,鑄幣稅收入遠沒有後世那麼變態,根本就不可能成為財政收入的支柱。政府的財政收入增加,主要還是經濟發展紅利帶來的稅收增長。

“在別的國家不可能發生,但是在日本就不準了。對這個國家,我們不能以常理來論之。

武士道的傳統思想,加上軍***主義思想,日本軍方從一開始就走上了激進的不歸路。

當然,這可能是導致衝擊俄使館事件的眾多因素之一。直接導火索,多半還是前不久的遠東衝突。

麵對俄羅斯帝國,日本政府沒有足夠的底氣。為了國內發展你大局,日本政府可以做出讓步,不等於民間的激進團體也會顧全大局。

在這個世界上,看問題、做事情不動腦子的人太多了。如果再參雜了民族主義、極端主義,那就更瘋狂了。

隻要有人從中挑撥一下,就沒有他們不敢幹的事情。莫是衝擊俄使館,就算是把俄國使館工作人員全部屠殺一空,也不是沒有可能。”

有原時空做參照,弗朗茨覺得正常的事情,對腓特烈來,就是一種三觀上的全麵衝擊。

“衝擊使館區”,就已經夠駭人聽聞的了,要是再屠殺使館工作人員,那麼什麼也別了,直接開戰算了。

沒有任何一個大國,能夠接受這種挑釁,何況是暴脾氣的俄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