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2 / 3)

欺軟怕硬是人之常情。

如果不是自己倒黴,恰好遇上了躲不開;換了聯盟中其它國家和英國人對上,他們同樣也不會輕易表態。

能夠讓各國在輿論上提供支持,就足以證明外交部努力了。

隻可惜歐洲輿論,對英國人的影響力有限。如果被人罵,那就不是約翰牛了。

至於俄奧的支持,也就那麼回事。沙皇政府最多幫忙吼上兩嗓子,實質上的支持一點兒也提供不了。

維也納政府雖然承諾會牽製英國人,但這個“牽製”也充滿了藝術性,具體能夠做到哪一步,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最大的可能是:隻要英國人不親自下場,不留下明顯的把柄,維也納政府就會假裝什麼也沒看見。

軍火援助,那是軍火販子幹得事情。誰家沒有幾個喪心病狂的軍火商,這點兒汙水在國際上絲毫作用都沒有。

安東尼奧首相點了點頭,深有感觸的說道:“果然是誰都靠不住,最後還是要我們自己啊!”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隻有自己最可靠。”

這麼簡單的道理,西班牙人自然知道。隻不過人總是擁有僥幸心理的。

前麵的菲律賓戰爭就是靠盟友支持,才獲得了勝利,現在古巴出了問題,西班牙政府自然是想要重新複製一邊遍。

畢竟,這是最簡單、最輕鬆、需要付出代價最少,且能夠百分百獲得勝利的方式。

可惜這個世界是殘酷的,歐陸各國也不是做慈善的。前麵欠下的人情,西班牙政府都還沒有還上,現在再來已經不行了。

安東尼奧首相問道:“前線的局勢發展到了哪一步,鎮壓叛亂的方案做好了麼?”

既然盟友靠不住,那就隻能自己上了。隻要英國人不下場,僅僅隻是對付叛軍,西班牙政府還是有幾分把握的。

陸軍大臣尼科爾:“前線的局勢是喜憂參半。菲律賓的局勢已經好轉,遠征軍已經控製了所有的城市,叛軍隻能龜縮在叢林中苟延殘喘。

我們已經製定了完善的封鎖計劃,沒有物資湧入,叛軍是堅持不了多久的。

古巴的情況就非常糟糕了,叛軍的發展勢頭,比我們預想中還有快,瓦萊裏亞諾總督已經發了五次求援電報。

雖然陸軍部已經做好了完善的增援計劃,但是我們的陸軍主力還在菲律賓群島鎮壓叛亂,短時間內根本抽調不出足夠的兵力。

為了盡快鎮壓古巴叛亂,不給英國人留下可趁之機,陸軍部建議招募5萬雇傭兵,用於古巴戰場。”

毫無疑問,“兵力不足”明顯隻是一個借口。西班牙投入到菲律賓群島的部隊,同樣是以雇傭兵為主,投入的自家部隊也不過八萬餘人,國內仍然有十幾萬部隊。

現在法蘭西又衰落了,在歐洲大陸上西班牙人根本就沒有敵人,正是國防壓力最小的時候。

理論上來說,從國內抽調5萬部隊去鎮壓叛亂,不應該存在任何問題。

可惜現實不是“理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名義上西班牙確實有二十多萬常備軍,但這僅僅隻是“名義上”。

和絕大多數腐朽帝國一樣,吃空響、濫竽充數,同樣是西班牙軍隊的頑疾。

唯一有戰鬥力的部隊,都投入到了菲律賓戰場,剩下的老爺兵,尼科爾自然不敢往前線送了。

正好前麵已經用過一次雇傭兵了,感覺比自家的軍隊還好用,尼科爾自然不介意再來一次。

反正歐洲大陸也有使用雇傭兵的傳統,隻不過到了近代戰爭規模擴大,瑞士這個雇傭兵王國的人口又不足,無力參與歐陸大戰,雇傭兵才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這都是小問題,沒有了瑞士雇傭兵,還有法蘭西雇傭兵。

盡管戰後法蘭西的青壯人口大減,但其國內糟糕的經濟,還是逼著法國青年出來當雇傭兵謀生。

據不完全統計,最近一年裏駐紮在法蘭西的盟軍,已經先後幫巴黎政府,鎮壓了87次工人暴動和14次武裝起義。

可以說現在的法蘭西就是一個特大號的火藥桶,隻差一點兒火星就會發生爆炸。若不是盟軍及時滅火,早就發生了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