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三章、鬧劇——背鍋總統(2 / 3)

……

189年4月日,在奧地利皇家歌劇院,維也納和會正式拉開了帷幕。

沒有鮮花,也沒有掌聲,更沒有所謂的開幕式。隻有一張冷冰冰的大圓桌,外加幾排椅子。

毫無疑問,談判桌也不是什麼人都有資格上的。除了反法同盟各國外,能夠出現在談判桌上的至少也是有份量的區域強國。

“這次邀請諸位過來,主要是請大家做個見證,處理反法戰爭的後續事務,以及建立新的國際秩序。

秩序的問題,我們後麵在慢慢商議,現在還是先對反法戰爭進行善後。”

韋森貝格將“見證”兩個字咬得非常重,要表達的意思非常明顯:反法戰爭善後工作你們就不要摻合了,由我們反法同盟自己搞定就行了,有問題後麵建立國際秩序的時候再慢慢扯。

這種赤裸裸的表態,無疑令許多代表很受傷。好歹也是參加國際會議,居然不讓我們發表意見,簡直就是……

不等大家反應過來,早有準備的比利時代表,就開啟了對法蘭西暴行的控訴。

一大堆的證據拿到了台麵上,就連法國人拿出來當宣戰借口的士兵失蹤被殺案,現在也進行了重新解讀。

比利時代表完了,德意誌聯邦代表又跟上,再接著意大利各邦國又輪流上場控訴。

人證、曆史資料、照片、法軍官兵的口供,那是應有盡有。某種意義上來,維也納和會拖這麼久,就是讓大家搜集證據的。

隨著一份份震撼人心的證據登場,場麵是那個感人肺腑,很多參加會議的代表都留下了顫抖的眼淚。

當然,真感動還是假感動就沒有人知道了,畢竟大廳內還有多台攝影機,記錄著這曆史性的一幕。

聽著眾人的控訴,作為法蘭西代表的羅伯特總統將頭埋得非常低,盡可能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沒有辦法,反法同盟控訴的內容越悲壯,拿出的證據越多,對法蘭西就越不利,同時也意味著法蘭西在接下來需要付出的代價越大。

反駁?

且不,有沒有他開口的機會。就算是讓他開口,他都不知道從何開始。

作為一名革命黨人,羅伯特對這場戰爭的了解,僅限於之前上一屆政府留下的資料,以及國內媒體的報道。

自己人記載的東西,自然免不了美化修飾。其中的很多關鍵細節,都是一筆帶過。想了解具體情況,他們已經找不到當事人了。

羅伯特一直都以為這隻是一次普通的歐陸霸權戰爭,類似的戰例在曆史上還有很多次。

從戰爭波及的範圍來看,法軍僅僅停留在中歐和意大利地區,遠不如拿破侖時代一路打到莫斯科。

在羅伯特總統看來,現在後果最嚴重,受到的懲罰也就比上一次略重一些,過些年就沒事了。

怎奈現實是殘酷的,光從反法同盟各國列出來的損失,羅伯特就知道法蘭西這次麻煩大了。

在反法同盟將戰爭的性質定義為“侵略”、“反侵略”後,羅伯特終於忍不住了。他非常清楚,如果現在不開口辯解,後麵就更難清楚了。

“抗議!”

“法蘭西也是這次戰爭的受害者,發起戰爭的是拿破侖四世,不能讓他個人的錯誤由所有法蘭西民眾來買單。

我們要求大會發出通緝令,緝拿戰爭犯拿破侖四世歸案,給這次戰爭死去的數百萬人一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