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運河爭奪戰(2 / 2)

毫無疑問,一邊是為自己打仗的封地貴族,一邊是替法國人賣命的土著軍隊,雙方的戰鬥力、戰鬥意誌都不在一個層次上。

勝利是永遠都是最能鼓舞士氣的,原本還擔心法國人會不會渡河的費斯拉夫上將,現在隻想著怎麼打過去。

……

指揮部內,參謀長馮弗朗克笑道:“這已經是第三十六封建議炸毀蘇伊士運河的電報,我的司令官閣下,現在到了該下定決心的時候。”

費斯拉夫上將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翻了翻白眼道:“你以為我不想,可是炸毀蘇伊士運河的影響太大。

我們自己不能用就算了,反正國內早有準備,沒有指望戰爭時期能夠正常使用。

問題是蘇伊士運河通航的時候,我們可是發布了運河永恒中立公告,明確宣布在任何時期都要保障運河自由通航的。

現在因為戰爭的緣故,暫時封閉了運河,國內都承擔了非常大的外交壓力。

要是這個時候傳出我們炸毀了運河,原本對我們有利的國際輿論,恐怕會頃刻間逆轉。”

不管願不願意承認,戰爭都是為政治服務的。作為高層指揮官,費斯拉夫上將必須要考慮政治上的影響。

別看現在封閉了蘇伊士運河,實際上法奧兩國都沒有公開宣布過,有的隻是裹腳布運河公司的一封建議書。

理論上來,蘇伊士運河現在還是可以自由通航的,法奧兩國均不能阻攔。

當然,隻要聽聽兩岸轟鳴的炮火聲,就沒有哪個頭鐵的敢在這個時候經過運河。

不敢和不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現在是法奧一起承擔國際壓力,因為戰爭是法國人挑起的,大家的怨念大都衝著法國人去的。

要是奧軍炸毀運河就不一樣了,斷人財路的就不是法國人,而是奧地利政府。

看似被人罵隻是問題,可是深層次分析。那就意味著政府苦心積攢的國際信譽,直接毀於一旦。

喪失了國際信譽,勢必會影響到了戰後奧地利重建立國際秩序,這牽扯到的利益就大得去了。

馮弗朗褲零頭,算是認可了這種解釋,不過接下來的話直接把費斯拉夫氣了一個半死。

“這是你的問題,誰讓你是司令官呢?參謀部隻負責製定作戰計劃,政治上的影響和我們沒關係。”

看著幸災樂禍的參謀長,費斯拉夫上將隻想一拳打過去,不過這也隻能想想而已。

規矩就是規矩,奧地利的參謀製度從建立開始,就禁止他們摻合政治。

真要是跑去從政治層麵考慮問題,那麼距離滾蛋也就不遠了。

這可是權力製衡的一部分,主要是吸取了原時空德軍參謀部在一戰中奪權的教訓,屬於不能碰的禁忌。

事實上,費斯拉夫上將這位司令官,也是被限製摻合政治的,隻不過特殊的身份地位決定了他必須要從政治上考慮問題。

無法決定的問題,自然要上報了。凡事有可能影響帝國未來戰略的決定,都隻有維也納政府可以做決定。

……

傍晚時分,一排排的木筏悄然下水,博德曼上校親臨前線,為偷襲行動做最後的動員工作。

看著一個個朝氣蓬勃的夥子,博德曼上校忽視覺得自己充滿了罪惡福

明知道沒有多少希望,還要拿他們的生命進行冒險,某種意義上來就是在謀殺。

可戰爭就是這麼殘酷,為了贏得最終的勝利,任何機會都不能放過。

博德曼上校的自責,沒有持續多久,很快就被一個聲音打破了。

“上校,行動的時間到了。敵饒探照燈剛剛掃過,我們隻有十五分鍾。”

電力時代的降臨,自然也被運用到了軍事上,比如戰場上的探照燈。

蘇伊士運河寬度有限,燈光可以直接照射到對麵,自然成為了防備敵人夜間偷襲的利器。

“進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