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擴大戰果,就必須要翻越北亞平寧山脈。或者是沿著半島向前推進,尋找突破口。
這要建立在法國人犯錯的情況下,要不然我們也就搶點兒地盤,讓外界覺得我們占據了上風。”
別看摩爾克斯上將將南線攻略的很雞肋,事實上大家都清楚,他是主張發起南線攻略的。
沒有別的原因,就一個字——穩。
況且,南線攻略也不是完全沒有價值。普通人不會在乎什麼戰略不戰略,在很多看來誰占領的地盤多,誰就占據了優勢。
奧地利這次可是打著解放意大利的旗號出兵的,占領的土地可以直接交給獨立組織,根本就不需要維護地方穩定。
隻要多打幾次勝仗,意大利地區的民族起義者就會響應,爆發全民性的起義隻是時間的問題。
意大利地區一亂,法軍就必須要分散兵力前往鎮壓,根本就無法盡全力和反法同盟決戰。
隨著時間的推移,反法同媚優勢就會越來越大,最終憑借實力壓垮法國人。
穩健思想是奧地利軍隊主流,沒有別的原因,主要是法軍的威名太盛,大家沒有把握速戰速決。
摩爾克斯的意思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三世自然明白,不過屁股決定腦袋,不管什麼戰略不戰略,他現在需要的是複國。
“司令官閣下,請恕我冒昧打斷一下。從目前的國際局勢來看,我們需要一場勝利,一場能夠打破法軍無敵的勝利。
隻有在戰場上贏得了勝利,我們才能夠將中立的瑞士、西班牙拉進來,壯大反法同媚隊伍。
當然,以貴國的實力獨自擊敗法國人,也沒有問題。可是這麼一來,貴國勢必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普俄戰爭已經證明了,戰爭一旦持續下去是非常可怕的。並且是拖的時間越長,需要承擔的戰爭損失越大。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次反法戰爭結束後,貴國就是新的歐陸霸主。
霸主需要用戰爭來鋪墊,僅僅靠國力壓垮法國人,恐怕很多人都會不服氣,比如英國人、俄國人,這會給未來添加不確定性。
最好的選擇是踩著法國人上位,將奧地利陸軍推上神壇,打消野心家們心中哪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
吹捧,沒有底線的吹捧。
聽了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的話,摩爾克斯上將都有些臉紅。
感情擊敗法國人,就和殺雞一樣容易。奧地利什麼時候這麼強大了,我怎麼不知道?
沒有辦法,這話要是從普通人嘴中出來的,摩爾克斯上將還可以一笑而過,可現在出自一位國王之口,就由不得他不自豪。
誇讚使人迷失,幸好摩爾克斯上將身居高位,也聽慣了奉承話,意識並沒有跟著飄。
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三世得再好聽,無非是鼓動奧地利出兵都靈,幫助他複國。
這年頭歐洲各國的信譽都不咋地,即便是聲譽不錯的奧地利,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三世也不敢信。
別看法奧兩國已經開戰,沒準轉頭兩國就和好了。類似的操作,在歐陸曆史上發生了太多。
白了,兩國是因為中歐衝突而宣戰的,戰爭爆發後也就象征性的打了幾仗,並沒有打出真火來。
萬一發生了意外,法奧兩國突然熄了火,他的複國運動就完蛋了。
冷靜下來後,摩爾克斯上將緩緩道:“陛下,請放心。我們的兵力很充足,完全可以同時發起三線進攻。”
“三線齊攻”,這麼腦殘的戰略。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三世非常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聽錯了。
“司令官閣下,你是準備兩路佯攻對麼?”
三線同時展開不是不行,問題是後勤調度跟不上,除非奧地利軍隊都停留在原地,沒有取得戰果。
要不然隨著戰線的向前推進,後勤發生混亂是必然的。再怎麼協調也不行,畢竟道路就那麼幾條,超越了承載力後,該亂的還是要亂。
摩爾克斯上將微微一笑,看了看意大利獨立組織中一幫人,沒有進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