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加速(2 / 2)

正如報紙上得:“皇帝一聲令下,歐洲為之顫抖,世界為之變動。

農場裏升起了滾滾濃煙,把地換了顏色;煤礦中生出了火焰山,顛倒了晝夜!

可憐的人們,還在為一日三餐而奔走,為取暖而煩惱……”

諷刺意味十足的新聞,究竟噴得是弗朗茨,還是拿破侖四世,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不過心態良好的弗朗茨,直接默認是在諷刺拿破侖四世,悄然無息的派人把皇帝改成了法皇。

後麵焚燒物資的行為,也被解讀成為了民眾反對法蘭西霸權的手段,可惜被無良的資本家給利用了,最後誤傷了世界。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陛下,這些都是各國發來的外交照會,他們希望我們能夠保持克製,停止現在的經濟戰術。”

該來的還是要來,不管怎麼,事情也是奧地利搞出來的,人家抗議沒有毛病。

不過物價上漲,都是奧地利政府的責任麼?

答案是:否定的!

奧地利政府再有錢,也沒有辦法買光全世界的物資。真正被奧地利政府買走的物資,事實上隻占一部分。

雖然焚燒行動是奧地利政府最先策劃的,可那也隻是做做樣子,前前後後也就燒了幾千噸糧食而已。

真金白銀買來的物資,就一把火燒了,弗朗茨還沒有那麼腦玻

焚燒物資無非是給資本市場製造一個借口,讓大家相信市場上即將出現物資緊缺,推動物價上漲。

在本國都不夠用的情況下,自然要限製出口了。法國又不是自由貿易體係中的一員,肯定是頭號倒黴蛋。

至於受誤贍某些國,弗朗茨就隻能遺憾了。畢竟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戰術,有人利益受損是必然的。

弗朗茨關心的問:“國際市場上的商品物價,比一年前上漲了多少?”

韋森貝格:“總體物價被抬升了31.4%,煤價上漲了94.1%,糧食價格上漲了144.1%,鋼鐵價格上漲了79.7%……”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弗朗茨緩緩道:“價格已經差不多了,開始出貨吧!再這麼拖下去,大家都要坐不住了。”

經濟戰術雖好,可問題是眾怒難犯。撈一筆就算了,要是一直玩兒下去,各國政府肯定會出手幹涉。

事實上,各國政府能夠拖到現在才抗議,資本家們也是出了大力的。

物價是由市場供求決定的,沒有人和錢過不去,奧地利掃貨推高了物價,資本家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為了牟取暴利,不知道有多少資本家,打著反抗法蘭西霸權的幌子焚燒物資,為物價上漲推波助瀾。

卡爾首相反對道:“陛下,我們現在開始出貨,這些物資就會流入法國人手汁…”

某種意義上來,奧地利政府現在出貨,增加了法國饒戰爭潛力,也算得上是一種“資當。

如果不是弗朗茨出來的,換了任何一個人提議拋售囤積在海外的物資,卡爾首相都要問候他全家。

弗朗茨搖了搖頭:“拖不下去了,物價已經上升到了高位,再往後拖這些物資就要砸在我們手中了。

本來就是高價買入的,不趁現在的機會不拋售出去,後麵想賣出去都難。

至於你擔心的資敵,完全都是多餘的。就算是我們不賣,法國人同樣能夠買到。

不要忘了,現在資本世界是產能過剩,而不是產能不足。

我們囤積的物資,對比整個市場來,最多也就占其中的一兩個百分點。

法國人隻要把戰爭發動的時間往後延遲一下,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

現在的國際局勢,不適合我們率先挑起戰爭。政治上要求打響第一槍的必須是法國人,我們隻能是被動應戰。

現在拋售物資,既賣了各國政府一個麵子,還可以趁機賺上一筆,順便坑法國人一把,何樂而不為呢?”

這是事實,不管法國政府願不願意接受,反正物價都已經上去了,要買就必須要接受高價。

沉思了片刻功夫後,卡爾首相點零頭:“如果是如茨話,那麼我們最好刺激一下法國人,挑起戰爭後再出貨。”

要做就要做絕,物價最高點肯定是戰爭爆發後。法國人遲遲沒有發動戰爭,最大的問題就是手中沒有足夠的戰略物資。

一旦戰爭持續下去,要不了半年時間,他們就會陷入困境。

法國人也不傻,自然考慮到了戰爭持續下去的後果。畢竟這次的敵人除了比德之外,還有一個巨無霸的奧地利。

大國之間的戰爭,不是一仗就能夠結束的,失敗了還有卷土重來的機會。隻要敵人不肯妥協,戰爭就會持續下去。

物資買到了,也不等於馬上可以使用,還要運回國進行加工,這需要幾個月、乃至更長的時間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