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砸鍋(3 / 3)

尤其是法國饒大農場計劃,自從法國政府更換了一批殖民地官員後,法屬非洲的農業就開始迅猛發展。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法蘭西今年的主糧缺口,將降低到180萬噸以內,要不了多久他們就可以實現糧食自足了。

不過據法國人在非洲開辟的農場運行成本偏高,隻有一部分農場能夠做到收支平衡,大多數農場都依賴財政撥款。”

這個結果,沒有出乎弗朗茨的意料。

法蘭西缺糧主要是因為意大利地區,本部的糧食實際上是夠吃的。

為了減少外彙支出,最近這些年,又在埃及、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斯等地區建立農場,彌補糧食缺口是早晚的事情。

至於農場運行成本高,那是注定的結果。法屬非洲適合發展農業的地區,本來就偏少。

很多地方都是有主的,總不能把主人全部都趕走吧?要知道當地很多土地的主人,早就變成了法國殖民者。

除了搶奪一部分土著的土地外,大部分農場還是法國政府親自開辟出來的,很多農場的自然條件都不是最好的,隻能勉強過得去。

如果水利設施都完善了,後麵的問題也應該不大。不過這都需要時間,不是短時間能夠搞定的。

短期內這些農場要靠吃飯,糧食產量自然高不到哪裏去。加上官僚們的管理,增加了大量的額外成本,虧本才是正常操作。

弗朗茨點零頭:“時機差不多了,推廣鉀肥也需要時間,沒必要繼續藏著捏著了。”

這個時候推廣化肥,損失最大的肯定不是奧地利。

受國際糧食價格下跌的影響,最近這些年,奧地利一直在削減主糧種植麵積。

除了滿足國內食用外,已經很少對外出口了。國內的糧食加工企業,也開始大力進口俄國糧食。

某種意義上來,在國際糧食價格下跌的背景下,俄國經濟能夠回暖,也是奧地利的糧食減產政策造成的。

隻不過這種好日子,馬上就要一去不複返了。再怎麼削減產能,奧地利的農業體量都在這裏放著。

即便是現在的鉀肥,功效比不上後世,糧食產量隻增加五個百分點,那也是足夠六七百萬人食用的口糧。

增加出來的產量,肯定是需要市場消化的。

在英法玩兒自給自足的背景下,國際糧食市場不僅沒有增長,反而在逐漸萎縮。

國內的糧食增產,奧地利肯定要先顧自己,俄國饒糧食再想找到買家就難了。

實際情況應該會更加糟糕,鉀肥保不了密,歐洲各國都會跟著效仿。

隨著各國糧食產能的增加,國際糧食市場還會急劇萎縮,價格也會持續下跌。

某種意義上來,這就是用來砸鍋的。奧地利可以想辦法增加糧食消耗量,度過農業危機,俄國人就倒黴了。

英俄戰爭剛完,就爆發農業危機,這就注定了未來很多年,沙皇政府都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弗朗茨可以向上帝發誓,這種殺敵一千自損一百的戰術,最開始絕對不是衝著盟友去的。

本來計劃好的,等英法糧食自足計劃完成,就開始砸鍋,拖著大家一起進入糧食拚成本時代。

怎奈計劃沒有變化快,到了實施的時候,才猛然間發現,貌似俄羅斯帝國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沒有別的原因,英法奧都是工業國,國內有產業鏈支撐著,隻有俄國人對農業依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