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糾結的英法(3 / 3)

可惜這是從前的事情,普俄戰爭過後沙皇果斷的拋棄英鎊持有神盾,貨幣霸權之爭再次發生了轉折。

和經濟上的保本相比,政治上的損失才要命,沒有了普波聯邦這顆棋子在背後牽製後,英國政府徹底失去了對奧地利的限製能力。

最大的後遺症就是奧斯曼帝國被滅國了,歐洲局勢徹底脫離英國政府的控製。

格萊斯頓點零頭:“這一點我自然知道,但是現在我們必須要做點兒什麼,讓中亞幾個汗國看到我們的決心。”

老大也不好當,該出頭的時候就必須要出頭。要不然弟寒了心,後麵就不好忽悠人了。

外交大臣喬治提醒道:“首相閣下,中亞各國需要的是實質上的支持。

與其製裁俄國人,不如武裝中亞各國。就算他們不是俄國饒對手,起碼也能夠給俄國人造成更大的損失。

俄羅斯帝國現在很虛弱,他們是經不起大規模損失的,要不然現在就不是試探了。

隻要中亞各國表現出一定的實力,相信沙皇政府會做出正確選擇的。”

中亞的幾個弟雖然受到了英國政府的扶持,但是約翰牛坑隊友的賦屬性還是爆發了。在扶持中亞各國的同時,也不忘限製他們的實力增長。

比如:挑撥中亞各國之間的關係,故意讓各國相互對立、牽製;訓練軍隊的時候打折扣……

這麼一來,弟們做大是不用擔心了。但是指望他們阻擋俄國人,守衛印度的北大門,同樣也變成了泡影。

沉默了片刻功夫後,格萊斯頓:“聽起來似乎是很不錯的建議,隻是如何保證順利實施呢?”

停頓了一下,格萊斯頓繼續補充道:“你們有沒有發現,這次中亞衝突很不正常,事先沒有任何跡象,爆發的太突然了。

我有一種不詳的感覺,似乎這背後有人在故意操縱,想讓我們和俄國人對上。”

政治家也是講感覺的,很多時候個饒感覺,也是左右戰略決策的重要因素。

財政大臣曉治·柴爾德斯笑道:“我想這並不重要,無論有沒有人在背後操縱,在中亞的問題上,我們早晚都要和俄國人對上。

如果一定要找一個幕後黑手的話,我猜是奧地利人搞得鬼,隻有他們有這份兒實力。”

外交大臣喬治回答道:“我想這個問題不用猜了,看看現在的國際局勢就知道。

我們和法國人、俄國人同時遇到了麻煩,獲利最大的就是奧地利人。

如果這一係列事情,都是巧合的話,那麼上帝也太眷顧奧地利了。”

推測歸推測,別沒有證據,就算是找到了證據,該幹嘛還是要幹嘛。

歎了一口氣後,格萊斯頓嚴肅的道:“派人去查,就算是改變不了結局,拿到了證據也能夠惡化俄奧關係。

埃及那邊進行到了哪一步?

如果沒有希望的話,我們可以暫時先放棄,現在不是削弱法蘭西的時候。”

自相矛盾的計劃再次出現了。

一方麵想要維護歐陸平衡,不能削弱法國人;一方麵又想尋找一個介入蘇伊士運河的機會,必須要在埃及搞事情。

至於破壞棉花種植園,打擊競爭對手,給國內的工商業出口創造機會,都隻能算是順帶。

喬治搖了搖頭:“傑雷特中將已經把作戰方案交給了叛軍,物資援助也給了。

就算是現在立即罷手,法國人也不會感激我們,反而會錯失良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