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八章 新挖的坑(2 / 3)

除了收回原來的領土外,他們還想要吞下已經占領的東西普魯士和波茲南地區,這方麵問題不大。

關鍵是戰爭賠款,沙皇政府是真的沒錢了,想要趁機撈一筆彌補財政虧空。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柏林政府把賠款給夠,估計不割地俄國人也能夠接受。

普魯士的情況有些複雜,柏林政府既無力支付戰爭賠款,又想要保住東西普魯士,隻是割讓波茲南地區。”

想了想後,弗朗茨笑道:“情況比我們預想中要好一些。看來缺錢的沙皇政府,才是最好的沙皇政府,要不然他們能夠一口吞下普魯士。

至於柏林政府的想法,這個時候並不重要。作為戰敗國,他們沒有多少選擇的餘地。已經被俄國人吃下去的領土,再想讓人家吐出來根本就不現實。

普俄兩國的財政都不好,戰爭每持續一,他們就要增加數十萬神盾的軍費開銷,他們根本就拖不起。

我們暫時不要過多的介入,談判才剛剛開始,估計普俄代表都沒有進入狀態,有必要先讓他們冷靜一下。

可以私下裏約見一下普魯士代表,建議他們用實物抵償各國的債務,相信大家是不會拒絕的,”

“實物抵償”這是最大的坑,普魯士不盛產資源,拿“實物”抵債,也隻有工商業製品能夠拿的出手。

這玩意兒的危害有多大,弗朗茨是見識過的。原時空二戰爆發時,德三帝國的工業居然超過英法的總和。

要知道一戰前,德二帝國占全世界工業總量的14.8%,而大英帝國則占全世界工業總量的13.6%,兩國非常的接近,英法加起來遠超德二帝國。

二戰時期情況就發生了變化,前期德三帝國占全世界工業總量的13.2%,英國人則掉到了9%、法國人更是隻有可憐兮兮的4.5%,吞並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後,德三帝國就超越了英法的總和。

(數據僅供參考,不同的資料上給出的答案不一樣)

單純從工業數據上看,英法更像是戰敗國。德國的工業總量占比下降,那是盛產煤、鐵的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紡織中心西裏西亞割讓給了新獨立的波蘭。

導致這一切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實物”抵償。為了償還戰爭賠款,德國每年都要拿大量的工商業製品折價抵債。

資本家們發現做二道販子,居然比自己生產更賺錢。沒得,當然是利益為先了。

很快英法的本土、殖民地都充斥著德國製造,德軍戰場上沒有拿到的市場,居然在戰後賠款中拿到了。

不得不,這個世界有時候真的很扯淡。

扯淡歸扯淡,弗朗茨可是非常期待這一幕發生的。

“是,陛下!”外交大臣韋森貝格回答道

……

費利克斯首相:“英國人最近很是活躍,四處宣揚建立北德意誌的好處,完全沒有把我們放在眼裏,造成的影響非常惡劣。

尤其是漢諾威王國,很多報紙都在鼓吹北德意誌主義。他們以宗教信仰借口,蠱惑人心,企圖分裂帝國。

……”

該來的還是會來,建立北德意誌帝國這麼大的事情,不是高層幾個人一拍腦袋就能夠決定的。

如果不能獲得民眾的支持,那麼北德意誌帝國和現在的“喜劇帝國”沒有任何差別,名義上是一個國家,實際上中央政府誰都管不了。

如果體製結構還是現在這麼鬆散,與其叫帝國,不如是一個邦國聯盟更加貼牽

這不是英國人想要的,更不是喬治一世想要的。如果不能增加民眾的向心力,這個帝國的價值就隻有充當大國的緩衝區。

弗朗茨想了想:“可以給他們製造一點兒麻煩,不過要注意力度,不能嚇著他們。

最好能夠把所有人都引出來,正好篩選一下,誰是我們的朋友,誰又是我們的敵人。

英國人想要一個北德意誌帝國,那就給他們一個北德意誌帝國,不過必須要是符合我們要求的北德意誌帝國。

普魯士王國是一顆好棋子,不管怎麼被削弱,他們的實力也再漢諾威之上。

中央弱地方強,自古以來都是取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