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四章 帶歪了(2 / 3)

國嘛,不能夠奢求太多。事情的真相,隻有中二少年才會想要搞清楚。

拉斐爾·努涅斯總統是聰明人,知道就算是搞清楚了來龍去脈,也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以哥倫比亞的實力,根本就沒有能力討回公道。現在能夠坐下來談,那也是維也納政府想要用外交手段解決問題,才有這次談牛

萬一揭開了蓋子,奧地利人惱羞成怒,幹脆就占著巴拿馬地區不走了,那才是悲劇。

能夠收回失地、拿到一定的經濟補償,那就是外交上最偉大的勝利。

條約簽訂過後,拉斐爾·努涅斯第一時間向民眾公開了這個這個好消息,哥倫比亞的民眾沸騰了。

拉斐爾·努涅斯原本搖搖欲墜的總統之位,一下子變得穩固了起來。從人人喊打的“白癡總統”,瞬間變成了“民族英雄”。

哥倫比亞國內為數不多的報紙,已經將拉斐爾·努涅斯捧上了神壇,被譽為南美最偉大的外交家。

不過這位“偉大的外交家”臉上並沒有露出一絲喜悅的笑容。

“勝利”還為時尚早,上沒有掉餡兒餅的事情。列強不是吃素的,奧地利的錢也不是好拿的。

即便是維也納政府為了平息輿論風波,暫時做出了讓步,也不等於他們放棄了對巴拿馬地區的野心。

對著地圖仔細研究,看著綠色標注,尚未開通了巴拿馬運河,拉斐爾·努涅斯歎了一口氣。

在內心深處,他已經問候了一遍批準建設巴拿馬運河的前前任政府高層全家。

巴拿馬地區除了少量平原外,大都是山地、森林,發現的礦產資源也很少,根本就不值得奧地利窺視。

唯一的問題隻能出在巴拿馬運河上,貫穿兩洋的大運河,無論是經濟價值、還是戰略價值都非常高。

有蘇伊士運河的先例在,所有人都知道巴拿馬運河一旦通航,就會財源滾滾而來。

可惜哥倫比亞政府實力有限,占據這條黃金水道,就如同“孩鬧市抱金磚”。

拉斐爾·努涅斯總統非常清楚,封鎖秘魯隻是誘因,奧地利這次動手的主要原因還是窺視這條黃金水道。

看似奧地利迫於國際壓力退出了巴拿馬地區,實際上這隻是一個開始,或者是一次試探。

巴拿馬地區的守軍沒有擋住敵饒兵鋒,就再也沒人能夠阻擋奧地利的野心,哥倫比亞未來的日子注定不會好過。

打開窗戶,呼吸了一口新鮮空氣,拉斐爾·努涅斯緩緩問道:“巴拿馬獨立組織的情報收集了多少?”

中年男子無奈的回答道:“很遺憾,總統先生。時間實在是太短了,我們的人根本就來不及混進去。

現在搜集到的資料,隻是他們自己暴露在明麵上的。

在此之前,我們甚至都沒有聽過這個組織。疑似和之前的巴拿馬共和國有關,並且和奧地利牽扯的很深。

在奧軍的故意縱容下,這個組織已經取代了原來的巴拿馬地方政府,並且組建了自己的軍隊。

這些部隊都是以民兵形式存在,這些部隊主要以德裔為主,軍官大都是奧軍退役官兵。

總兵力大約在1.5萬人上下,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幾個團,直接是民間武裝改變的,這些人都是剛剛移民過來的殖民團隊。”

明知道奧地利政府在背後支持巴拿馬地區獨立運動,拉斐爾·努涅斯也隻能裝糊塗。

不捅破這層窗戶紙,維也納政府要顧及國際影響,隻能暗地裏給叛軍提供支持,支持力度有限。

要是撕開了這層窗戶紙,維也納政府除了麵子難看外,更大的可能還是厚著臉皮,直接承認巴拿馬政權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