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換了一個信譽良好的國家來,估計還能忽悠一部分人,以沙皇政府的信譽,他們出來誰會信啊?
換了了弗朗茨,直接效仿柏林政府,將普軍的暴行搜集起來,進行一下藝術加工,把事情放大一百倍,花錢收買報紙刊登。
不管有多少人信,先把聲勢造起來再。反正歐洲軍隊都有劫掠的傳統,這是人盡皆知的秘密。
洗不白自家的名聲,就把對方一起拉下水。大家都變黑了,事情也就解決了。
“陛下,不光是國內的輿論,其他國家的輿論也對俄國人非常不利,尤其法蘭西鬧的最厲害。
就三前,5萬巴黎民眾還齊聚凡爾賽宮廣場示威,要求政府介入這場戰爭。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據使館傳來的消息,本月內法國境內共發生大大遊行示威活動48次,其中一半都是要求巴黎政府幹涉的。
五前,倫敦也爆發了一次遊行示威,隻是參與的人數沒有法國那麼多。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沙皇政府不能破局,估計要不了多久,各國政府就會介入。”韋森貝格分析道
法國民眾還是這麼熱心,估計拿破侖四世現在想哭的心都有了。自己主動幹預和被輿論逼出來幹預,完全是兩個不同概念。
一個皇帝無法控製政府的外交,反而要受民間輿論左右,這樣的事情擱誰身上都受不了。
有一就有二,一旦發現輿論能夠左右政府決策,恐怕未來類似的事情還會接連不斷。
各國政府沒有第一時間跳出來幹涉,恐怕也有不想讓外界認為,他們是受輿論所左右的。
某種程度上來,柏林政府的謀劃成功了,同樣也失敗了。
在取得各國支持的同時,也把各國政府高層給得罪了。幹涉肯定會有的,幹涉到那一步就很難了。
“如果可能的話,我建議盡可能的拖延各國幹涉時間。最近一段時間,移民署已經從俄國人手中獲得了近五萬移民。
盡管這些人大都是老弱婦孺,對勞動力缺乏的殖民地來,仍然是一個不的補充。”殖民大臣斯蒂芬道
五萬移民不值錢,如果是五萬主體民族移民,那就不一樣了。
奧屬非洲可是維也納政府的命根子,政府一直都在有意控製民族比例。五萬移民看似不多,實際上已經將主體人口比例提高了兩個千分點。
這隻是單純數字上的計算,真實影響力還會更大。為了加快民族融合,奧地利對移民從來都是分散安置,跨民族聯姻多不勝數。
看得見的利益,殖民部自然不願意放棄。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弗朗茨還是收起了自己的良心:“告訴沙皇政府,國際幹預即將來臨。
如果他們不想被製裁的話,就趕緊揭露普軍的暴行,先把水給攪混了。”
涉及到了國家利益,由不得弗朗茨不理性。既然沙皇政府不知道該怎麼幹,那就交他們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