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三章 不得不出的錢(1 / 3)

維也納宮,英普談判的內容已經到了弗朗茨手鄭不是情報部門有多給力,完全是英國人故意泄露的。

這種高層次談判,知情者隻有寥寥數人,又都是部長級高官,根本就不是情報組織能夠收買的。

普波聯邦向英國人靠攏並不奇怪,不管怎麼約翰牛都是海權國家,不可能成為大陸霸主,英普之間不存在直接衝突。

相比之下,奧地利就不一樣了。維也納政府喊著統一德意誌地區,普波聯邦核心領土都在德意誌地區,柏林政府不擔心才怪。

站在奧地利的立場上,普俄兩國兩敗俱傷最符合自身利益。和奧地利合作,就是與虎謀皮。在有選擇的情況下,柏林政府自然傾向於英國人。

“英國人居然要推動普法關係,你們覺得這背後有什麼陰謀?”

一直以來,英國人都在想辦法孤立法國人,現在突然推動普法靠攏,很難讓弗朗茨不以最大的惡意去揣摩。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分析道:“陛下,這可能有兩個原因。

這次普俄戰爭勝負難料,僅憑英國人能力無法保證普波聯邦獲得勝利,又不想放棄送上門的利益,他們必須要找人分攤風險。

如果拉攏了法國人,英法聯手之下,即便是戰局不利,他們也能夠保住普波聯邦,確保投資不至於血本無歸。

另外就是衝著我們來的。倫敦政府認為法奧實力已經失衡,需要給法國人拉攏盟友,繼續維護歐陸平衡。

後者的可能性不大,以拿破侖留下的威名,英國人隻會高估法蘭西的實力,不可能低估。

自從支持西班牙王室複辟後,法國人在歐洲的戰略局勢已經逆轉。倫敦政府還在為拆分法西同盟而頭疼,沒有道理繼續給他們拉攏盟友。”

19世紀中期,拿破侖三世複辟後,法國打破了維也納體係的束縛,軍事實力滿血複活。

歐洲各國擔心來自法蘭西的軍事威脅,在奧地利主導下西、普德、瑞、比、荷等國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法國戰略陷入被動狀態。

當然,法國饒擴張之路沒有被堵死。比如:奧撒關係惡劣,撒丁王國被排斥在聯合防禦組織之外,法國人隻有向意大利地區擴張一條路。

為了改變外交上的窘迫,拿破侖三世采取了一係列的政治外交行動,改善同歐洲各國的關係。

西班牙內亂爆發後,法國政府支持阿方索十二世複辟,西班牙宣布退出聯合防禦組織,戰略封鎖宣告破產。

地緣政治的關係,法西兩國的靠攏,約翰牛就睡不著覺了。為了自身戰略安全,英國人一直都在想辦法分化法西兩國。

首相費利克斯:“不管是什麼原因,普法靠攏已經成為了事實。沒有英國人配合,僅憑我們很難阻攔這一切發生。

法國人野心勃勃,一直都想要奪取歐陸霸權,不可能拒絕送上門的普波聯邦。

雙方已經擁有合作的利益基礎,就算是不結盟,關係也會更進一步。我們需要提前做好準備了,免得到時候措手不及。”

沒辦法,普波聯邦選擇了英國人,奧地利就隻能支持俄國人,這是國家利益決定的。

弗朗茨對歐陸霸權沒興趣,可是這話不能出來啊!奧地利對歐洲大陸沒野心,這話出去弗朗茨自己都不信。

這不是野心的問題,主要是由實力決定的。不管願不願意,隻要實力到了,利益集團就會推著政府往上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