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七章 備戰(3 / 3)

在時間上,我們已經不占優勢。敵人不會給我們那麼多時間,現在擺在我們麵前的隻有兩條路。

要麼趁著大家都沒有準備好,提前發動戰爭;要麼做好防禦工作,等普波聯邦做好準備向我們發起進攻。”

“五年時間”這隻是理論數字,實際上所有人都知道,俄羅斯帝國的交通不是五年能夠解決的,最多也就連通主要城剩

當然,如果能夠做到這一步已經夠了。幾乎快要趕上一戰前,俄羅斯帝國歐洲部分的交通了。

差是差零兒,可好歹可以支撐上百萬陸軍在前線作戰,這個數字已經足夠和普波聯邦打一場了。

俄羅斯帝國的人口是普波聯邦的2.8倍,傷亡承受能力要高得多,打消耗戰勝算非常大。

可惜他們沒有那麼多時間,現在不得不做選擇題。這次戰爭非同一般,沙皇政府輸不起,一旦戰敗就意味著俄羅斯帝國數十年內都無法翻身。

眾饒呼吸一下子變得沉重了起來,顯然這個選擇題不好做。

內務大臣米哈伊爾:“不能等敵人完成計劃,現在敵人正忙著修路,大量的資金被占用掉,能夠投入到戰爭中的財力有限。

一旦讓敵人完成計劃,情況就不一樣了,到時候他們就能夠集中全部財力投入到戰爭鄭

今時不同往日,國際局勢已經發生了翻覆地的變化,我們已經不足以令英法忌憚,英國人不會像上一次戰爭中那麼支持普波聯邦。

據我所知,普波聯邦的財政情況也非常的糟糕,如果不是之前出售了萊茵蘭地區,他們早就破產了。

隻要戰爭爆發,柏林政府很快就會陷入財政困境。一個償還能力有限的政府,再遇上一場勝負未定的戰爭,想要從外界融資可不容易。”

戰爭打的就是錢。經曆過近東戰爭和上一次普俄戰爭後,沙皇政府已經清醒了過來,不在認為第二次普俄戰爭能夠短時間結束。

一旦戰爭持續下去,雙方拚的就是財力。至於軍隊沙皇政府是不缺的,隻要有錢就有兵。

普波聯邦財政不好,主要是波蘭政府的財政出了問題。普魯士在賣地過後,就擺脫了財政危機。

誰都看的出來,波蘭地區隨時都有可能淪為戰場,自然沒有資本家肯在當地投資鐵路。

現在普波聯邦修建的鐵路,基本上都是政府出資。這顯然不是靠政府每年的那麼點兒稅收就夠聊,舉債在所難免。

相比之下,俄羅斯帝國還好一些。疆域足夠大,即便是爆發戰爭也是在邊界上,腹心地區的鐵路還有人敢投資。

比如:從聖泵堡到莫斯科的鐵路,就是奧地利鐵路公司投資的項目。

這很正常,即便是再看好普波聯邦的人,也不認為他們能一路打到莫斯科。威廉一世又不是拿破侖,戰鬥力沒那麼變態。

財政大臣柯克薩爾搖了搖頭:“閣下,不要忘了我們的財政也好不到哪裏去。

盡管已經提前做了準備,但是在短時間內,財政部仍然拿不出足夠的戰爭經費。”

戰爭就是吞金獸,一場戰爭打掉數年,乃至十幾年的財政收入,都是正常操作。可以大規模戰爭是財政上的最大災難。

不幸的是這樣的災難,在短短三十年內俄羅斯帝國就經曆了兩次,現在即將進行第三次。

俄羅斯帝國確實家大業大,可是再厚實的家底兒,也經不起這麼折騰。

財政收入顯然是不夠的,再怎麼橫征暴斂,政府也不可能靠稅收湊夠戰爭經費。

戰爭經費的最佳來源,還是在金融市場上融資。遺憾的是沙皇政府沒有足夠的信譽,想要在國際市場上融資,兼職就是在做夢。

內務大臣米哈伊爾不為所動:“沒錢就去籌措,國內籌集不到足夠的資金,就去國外找。

倫敦、巴黎、維也納,任何一個金融市場都有能力給我們提供足夠的資金。隻要給出的利益足夠大,還怕借不來錢麼?

不需要考慮成本,這場戰爭已經不是我們不想打,就能夠避免得了。

現在付出的代價再大,也比不上戰爭失敗帶來的損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