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奧斯曼危機(2 / 2)

關鍵是奧斯曼青年黨能不能穩住局勢,保住奧斯曼帝國,不讓這個陷入內戰中的帝國徹底分裂。

韋森貝格搖了搖頭:“奧斯曼青年黨最近壯大的很快,成員已經超過了十萬人,還獲得了很多青年軍官的擁護。

不過這些都是虛的,青年黨內部山頭**,缺乏一個強有力的領袖,很難將這些力量整合在一起。

奧斯曼青年黨多是接受過新思想的年輕人,他們和保守派思想觀念上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尤其是在宗教問題上,雙方更是無法妥協。

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想要進行世俗化改革,都遭到了保守派的阻礙,現在奧斯曼青年黨想要改革同樣也是困難重重。

如果不發生意外,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奧斯曼政府都會陷入權利鬥爭鄭加上國內風起雲湧的民族獨立運動,奧斯曼帝國分裂的可能性非常大。”

這個年代大多數人都認為奧斯曼帝國的落後,主要原因在宗教和體製上。隻要進行世俗化改革,學習西方的政治體製,奧斯曼帝國很快就可以強大起來。

這個判斷不能錯了,在弗朗茨看來這還遠遠不夠。如果隻是宗教、政治體製改革就能夠實現國家強大,那強國也未免太簡單了。

現在奧斯曼帝國的當務之急不是改革,而是穩定。政權都穩定不下來,談改革完全是多餘的。

打消了多餘的念頭,弗朗茨做出了決定:“奧斯曼帝國的事情就由他們去吧,反正我們已經是敵人了,就算是給他們幫忙,人家也不會領情。

英法既然決定扶持奧斯曼帝國,就不會看著他們分裂。一個四分五裂的奧斯曼帝國,不但不能牽製我們,反而是送給我們的肥肉。

現在和奧斯曼國內民族主義團體接觸,奧斯曼帝國如果真的發生了分裂,那也要在我們劃定的框架內分裂。”

保住奧斯曼帝國,弗朗茨已經不在抱有幻想。

盡管奧斯曼帝國存在,更加有利於奧地利戰略隱藏,但是處在維也納政府的立場上,沒有任何道理幫助奧斯曼帝國穩定局勢。

至於英法出手幹涉,保住奧斯曼帝國?弗朗茨還真不看好他們,別的姑且不論,奧斯曼國內的起義軍怎麼辦?

亞美尼亞人起義軍、希臘起義軍、猶太起義軍......

這些武裝集團,大都是近東戰爭時期奧地利、俄羅斯扶持起來的,現在已經具備了一定實力。

第二近東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是戰爭帶來的後遺症才剛剛開始。

戰後經濟大蕭條、難民危機、政府財政困境......等一係列的因素,都困擾著奧斯曼政府。

英法不是做慈善的,不可能無限度的投入資金。受困於政府財政,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沒能解決這些問題,現在的奧斯曼青年黨同樣也不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