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法國人正在為拿破侖三世舉行葬禮。外麵密密麻麻人群,就足以證明拿破侖三世的受歡迎程度。
這一法國工人集體放假了,資本家們想不放假都不行,拿破侖三世“社會主義皇帝”的稱號,可不是開玩笑的,在工人中的影響力超過了任何人。
民眾自發的組織哀悼活動,和原時空的淒涼相比,不得不這是一個諷刺。
參加葬禮的人雖多,有份量的賓客卻很少。波拿巴家族人緣不好的後遺症,在這裏體現的淋漓盡致。
歐洲各國王室似乎都很忙,除了依附法國人吃飯的,其餘的大貴族都隻是派代表出席,有的甚至連代表都懶得派。
以哈布斯堡家族為例,弗朗茨就打發了一個旁係伯爵過去應付了事。即便是兩國是盟友,依然不能改變兩國皇室互相看不順眼。
這裏麵的恩怨,就是一筆糊塗賬,一時半會兒捋不清。不光是哈布斯堡家族,大部分歐洲貴族都對波拿巴家族不友好。
貴族也是記仇的,拿破侖當年橫掃歐洲大陸,不知道砸了多少饒飯碗,這筆賬怎麼可能算了呢?
如果波拿巴家族也沒落了,估計大家心裏還要好受一些。現在的結果恰恰相反,波拿巴家族依舊輝煌,看到這個爆發戶,大家嫉妒都來不及,怎麼可能去給他們捧場。
原時空拿破侖四世在南非鍍金意外死亡,可是鬧得沸沸揚揚,很多人猜測是英國皇室策劃謀殺的。
理由是:拿破侖四世與祖魯武士遭遇時,陸軍少尉凱裏和他的部下距離歐仁僅有50碼遠,卻一槍未發撤回營地。
這種明顯不正常的行為,背後肯定有文章,究竟是誰策劃的,那就很難了。
波拿巴家族的仇人太多,有能力策劃這種低檔次意外事故的人,至少也是三位數。
沒有辦法,最後一個嫡係繼承人死亡,波拿巴家族不僅喪失了複辟的希望,同時也喪失了追查真凶的能力。
葬禮上,氣氛有些詭異。如果有人注意的話,就會發現不少人都是一臉幸災樂禍的表情,要不是場合不對,恐怕都要笑出來了。
沒錯,有的人就是為了看笑話來的。拿破侖三世剛走即將繼位的歐仁皇儲年齡太,法國政府勢必會發生劇烈爭鬥。
比如:前撒丁王國國王維克托-伊曼紐爾二世,就是跑來看熱鬧的。拿破侖三世把他趕下台,他早就恨之入骨了,現在過來就是砸場子的。
毫不掩飾的把笑容掛在臉上,完全不理會歐仁那殺饒目光。歐洲可沒有弑君的習慣,即便他是前國王,那也是君。
作為記得利益集團中的一員,歐仁再怎麼憤怒,也不可能弑君。現在還是葬禮現場,那就更不能動手了。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這種做法非常不智。這麼刺激了人家,明麵上不能動手,暗地裏還不能夠進行報複麼?
然而,維克托-伊曼紐爾二世有不得不做的理由。現在他領導的撒丁複國組織,已經和意大利革命黨聯合了起來。
現在意大利獨立運動陷入低潮,作為公推出來的領袖,維克托-伊曼紐爾二世必須要搞點兒事情振奮人心。
拿破侖三世的葬禮就被他利用了起來,能夠混進來的,自然是有人配合了,想看波拿巴家族出醜的人多得去了。
反正參加完葬禮,他就和賓客們一起離開。如果法國人要攔截那更好,還可以炒作一下輿論,想看法國人笑話的國家,可不會放棄這個機會。
……
拿破侖三世葬禮上鬧劇,弗朗茨不關心,這都是問題。也就是拿四年幼,受不得刺激,要是換了一個老油條絕對不會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