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把零三章 沙皇的抉擇(3 / 3)

除了奧地利自己削減了糧食種植麵積,俄普波三國都隻是喊了喊口號,出台了幾部法律。

在具體實施的時候,大家才發現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法律不可能規定哪一塊地種糧,哪一塊地不能種糧。

任何法令想要實施,都不是一躍而就。即便是被社會廣泛認可的休耕法,到了具體實施的時候,下麵的官員也不知道哪一塊土地休耕過,哪一塊土地沒有休耕過。

事先沒有進行統計,又何談執行呢?在現實麵前,各地官員默契的選擇從現在開始統計。

今年要是種植了糧食,那麼明年這一塊土地就該休耕了。大家都統計的明明白白,誰都沒有話。

結果今年各國糧食種植麵積不減反增,政府同樣是無能為力。想要等調控發揮作用,可能需要數年之久。

市場自我調控的作用,可能比政府的法令更加有效。連續賠錢數年時間,普通民眾未必會減少糧食種植麵積,但是貴族們一定會減產。

農業大臣馬尼洛夫打斷道:“兩位爭執這些沒有意義,除非從根本上解決農業危機,要不然後麵的危機隻會更加嚴重。

就算是強行把糧食丟給了債主,那也隻能治標不治本,農業危機不是一兩年時間能夠擺脫的。

根據奧地利農業部發布的數據,如果不采取措施,任由市場自行調節,這次農業寒冬可能會持續十幾年。

俄羅斯是一個農業大國,如果農業危機持續十幾年時間,初步估計國內會有上千萬農民因此破產,甚至有可能是兩千萬、三千萬。

帝國工業化進程發展的很快,但是想要容納這麼多破產人口,也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

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國內糧食滯銷,而是如何保證農民不大規模破產。

按照目前的情況,今年國內破產農民將會是去年的數倍,大概會有5~8萬個家庭破產,農業危機持續下去,這個數字每年都會呈幾何式增長。”

就差沒明:糧食吃不完,還是打仗吧!

農業危機爆發的不是時候,如果要是早幾年時間,正好趕上了普俄戰爭時期,沒準戰爭結果就被改寫了。

灰色牲口不值錢,隻要手中有糧,沙皇政府就可以把戰爭進行下去。能夠讓士兵吃飽飯的沙皇,那已經是好沙皇了,別的問題都可以克服。

不要看現在的俄羅斯帝國似乎是了一圈,要是爆發了戰爭,俄國饒戰爭潛力,絕對遠超幾年前。

這就是糧多的好處,糧食再怎麼滯銷,隻要農民不大規模破產,問題都在可控範圍了。白了,大家都吃飽了,也就沒人造反了。

農業危機這麼嚴重,俄國農民都沒有指責沙皇政府,亞曆山大二世的威望絲毫未損,就是吃飽飯帶來的好處。

沉思了片刻功夫後,亞曆山大二世還是決定向現實屈服。“死道友不死貧道”,別裙黴總比自己倒黴好。

“外交部和維也納政府深入溝通,這次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他們拉下水。”

經曆了一次失敗,亞曆山大二世的傲氣已經消減了很多,在行事上收斂了很多。

這是一次危機,同樣也是一次機遇。如果操作的好,俄羅斯帝國還可以借助奧地利的力量,幹掉一個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