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寒冬(2 / 3)

亞曆山大二世關係的問道:“和英國人談得怎麼樣了,他們肯不肯向我們提供貸款?”

這次貸款非同一般,俄國人是拿糧食償還的。如果英國人同意發放這筆貸款,沙皇政府每年都要向英格蘭輸送一百二十萬噸麥、四十萬噸玉米、三十萬噸大麥……

看似是貸款,實際上還不如是糧食出口。隻不過在國際農產品市場上,俄國農產品的競爭力實在是太低。

如果直接進行低價傾銷,那麼把把國際糧食價格打了下去,種植成本相對高昂俄國農產品就會變得無利可圖。

為了避免最糟糕的情況發生,俄國經濟學家們提出了貸款捆綁銷售,以低於國際市場的價格,承包一個國家的糧食進口。

減少的利潤,就當貸款的財物成本了。總比和競爭對手打價格戰,最後賠本賺吆喝強。

“陛下,英國人要求貸款數額減少一半,並且還要把糧食抵償價格下降五分一,相當於現在國際糧食出口價格的70%。”

外交大臣克拉倫斯-伊萬諾夫的回答,讓亞曆山大二世臉色大變,糧食出口可不是什麼暴利產業,要是打七折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亞曆山大二世不死心的問道:“如果我們答應加入自由貿易體係,讓盧布和英鎊掛鉤呢?”

克拉倫斯-伊萬諾夫回答道:“如果是這樣的話,貸款沒有問題,不過糧食價格依然沒得談。

英國的糧食商人認為目前的國際糧食價格太高,近期會大幅度下跌,堅持隻接受目前市價的七折。”

如果按照目前的市場價,俄羅斯計劃輸送入英國的農產品總價值高達3800萬英鎊,要是打個七折,那就隻有2660萬英鎊,中間的差價高達1140萬英鎊。

亞曆山德羅維奇臉色鐵青著道:“英國人這是在訛詐,這樣的條件我們絕對不能夠接受!

按照市價七折的價格,我們不但不能夠通過糧食出口獲利,反而會賠上一筆。

除非進一步壓低糧食收購價格,可是國內的糧食價格已經很低了,再往下壓民眾們種地就是在賠錢了。”

糧食是大綜商品,運輸一直都是一個大問題。俄羅斯帝國的交通不便,運輸成本高昂,這些成本必須要考慮進去。

通常這部分成本最後都落到了生產糧食的農民頭上,現在要是按照市價七折出口,再落到農民頭上,他們就隻能破產了。

農民階級可是沙皇最大擁護集團,這是統治的基石,要是把他們都逼破產了,沙皇政府的統治也就不穩了。

亞曆山大二世歎了一口氣,搖了搖頭:“國際糧食價格暴跌已經成為了定局,英國饒判斷沒有錯。

國際市場就那麼大,我們增加的糧食產量又那麼多,一旦放到了市場,國際糧食價格就會血崩。

句不好聽的話,如果俄羅斯多餘的糧食能夠全部運出去,就算是別的糧食出口國都停止出口,歐洲都不會出現糧慌。”

這是大開荒的後遺症,盡管解決了國內的土地問題,但是糧食產能過剩也成為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更悲劇的是,剛剛得到土地的農民產糧積極性高漲,俄國的糧食產量還在不斷攀升鄭

隨著糧食價格的下跌,俄國糧食釀酒業都開始蓬勃發展。但是這種高檔酒,普通民眾根本就消費不起,市場非常的有限。想要依靠釀酒業消耗過剩的糧食產能,那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