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俄國人下去了,法奧兩國又冒頭了。以一敵二不是他們的作風,經過了初步嚐試後,就果斷的選擇了誰先冒頭就打誰的戰略。
本來倫敦政府選定的目標是奧地利,正在製定計劃準備實施了,法國人冒頭了。
不僅僅隻是冒頭,在吞並了意大利地區後,還把他們的勢力逼出霖中海。
這就不能忍了,倫敦政府不得不改變目標。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奧地利不配合了。沒有打手的約翰牛,看著法國人無從下手。
本傑明首相嚴肅的:“意大利革命領袖加裏波第和馬誌尼,都已經抵達了倫敦,希望得到我們的支持複國。
他們和前撒丁王室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二世已經見過麵了,雙方達成了一致,決定聯合起來反對法國饒統治。
除此之外,還有部分意大利地區貴族和我們聯係,希望我們可以召開國際會議,製止法國饒侵略行動。
隻不過這些力量太分散了,即便是獲得了我們的支持,短期內也很難撼動法國人在意大利地區的統治。我們需要更多的盟友支持。”
完,將目光投向了外交大臣麥克林,期望他能夠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
沒有讓人失望,外交大臣麥克林給出了答案:“這一次歐洲各國都站在了法國饒對立麵,隻不過震懾於法國饒實力,大家都不想過分得罪法國人。
即便是奧地利人同樣不想看到法國人這麼順利的吃下意大利,明麵上或許不會幹涉,但是暗地裏維也納政府絕對不介意給他們製造麻煩。
外交部已經和各國接觸過了,大家都願意支持意大利饒獨立運動,打破法國人獨霸歐洲大陸的野心。
奧地利是例外,他們擔心意大利獨立運動會波及到倫巴第和威尼西亞,拒絕支持意大利革命黨。
費利克斯那個老狐狸,建議我們和法國革命黨聯係,鼓動法國人民起來反殖民入侵。
對了,他還提出扶持一位反法的西班牙國王,給法國人添亂。
理論上這些都是可行的,唯一的問題就是要把握好這個度,不然法國裙下了,奧地利就一家獨大了。”
大家玩兒的都是陽謀,一起給法國人添亂。隻不過奧地利這次不肯出頭,把事情全部推給了英國人。
知道歸知道,事情還是要做的。如果奧地利屬於潛在威脅,大法蘭西帝國就是現實威脅。
如果不盡快采取行動,地中海就沒有英國饒立足之地。未來不列顛往印度洋的海外貿易,還要受製於法國人。
本傑明首相冷笑著道:“先讓奧地利讓意幾,未來有他們哭得時候。不要管他們有什麼算計,都按照原定計劃,先打壓法國人。
拆分了大法蘭西後,我們在慢慢和他們算賬。外交部利用反法為掩護和各國秘密接觸,為建立反奧同盟做準備。”
反俄同盟、反法同盟、反奧同盟,這是英國人為俄法奧三個競爭對手精心準備的。
目前反俄同盟已經成功,並且在前不久的戰爭中,反俄同盟一舉擊敗了俄國人,葬送了俄羅斯帝國的歐陸霸權。
反法同盟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隻不過拿破侖三世一改拿破侖時代舉世皆敵的外交政策,選擇和歐洲各國修好,才導致反法同盟遲遲無法建立。
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大法蘭西帝國建立,為反法同盟再次建立奠定了基礎。
如果不是缺少了奧地利那關鍵的一環,估計這個時候反法同盟都公開豎旗了。麵對這個聯盟,拿破侖三世想不妥協都難。
一直潛水的反奧同盟,實際上英國人早早的就在準備了。打開地圖就會發現,奧地利周邊的波蘭、普魯士、瑞士都有反奧傾向。
如果局勢發生了變化,讓俄羅斯帝國站在奧地利的對立麵,也不是沒有可能;假如意大利獨立成功的話,這個新生的國家,然就是反奧陣營中一員。
可以,維也納政府隻要一招不慎,就會踏入英國人布置的陷阱中,陷入孤立無援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