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法國做大首當其衝的也不是奧地利。意大利地區是新占之地,法國人不可能放心把後路交給意大利人。
如果從中歐發起進攻,地理環境決定了法國人隻能從北部進攻,在比利時、德意誌聯邦、普魯士王國倒下前,他們都是安全的。
既然短時間內沒有威脅,維也納政府自然可以等下去了。等大家都受不聊時候,再一次組建反法聯盟,一起動手將法國人打玻”
顯然,這不會是他們想要的結果,要是法國完蛋,歐洲大陸就是奧地利的下了。到時候德意誌地區統一,不列顛也無能為力。
要打壓法蘭西,那是法國人做大威脅到了他們的利益。別的不,一旦法國人吞並了意大利,地中海就沒有他們的立足之地了。
不光是如此,有過一次教訓的法國人,這次顯然不會走拿破侖的老路。
在吞並意大利地區後,未來很多年法國人都會盡量避免在歐洲大陸上和各國發生衝突,降低大家的警惕之心。
歐洲大陸無法繼續擴張,那麼目標肯定會轉向海外。英國人就首當其衝,法國人挑戰他們的海上霸權幾乎是必然的。
世界第一殖民帝國帶來的不僅僅隻是榮耀和財富,還有來自各國的挑戰。
這方麵奧地利就要穩得多,核心殖民地都在非洲大陸,現在大勢已成,根本就不怕有人窺視。
海外的幾塊殖民地,利益又不夠大,還不足以令大家和奧地利翻臉。
相比之下,英國人就很招人恨了,吃下了最大的一份蛋糕。歐洲各國的殖民地加在一起,都比不上他們的殖民地誘人。
不光是殖民地,單單是家門口的直布羅陀海峽,就讓法國人時常睡不著覺。
英法世仇不是那麼容易淡忘的,要是不卡住這裏,把法國海軍一分為二,睡不著覺的就是英國人了。
矛盾心裏,讓倫敦政府難以下定決心。現在他們既要打壓法國人,又怕把法國給打殘了,這就讓人頭疼了。
殖民大臣路易斯提醒道:“諸位,不要忘了我們和奧地利的衝突還沒有結束,看樣子維也納政府是不打算罷手了。
根據前線送來的戰報,在戰場上現在我們處於下風,德爾福那個蠢貨已經發了三次求援電報,一次比一次催得急。
如果我們不采取措施的話,沒準法國饒問題沒有解決,開普敦殖民地就先給丟了。”
法國人太拉風了,大家的目光都被吸引了過去,就連南非的求援電報都被他們給忽視了。
海軍大臣羅伯特激動的道:“開普敦殖民地絕對不能夠放棄。蘇伊士運河被法奧兩國控製,一旦好望角落入了奧地利手中,我們通往印度洋的兩條海路都不安全了。”
由不得他不激動,蘇伊士運河落入法奧兩國手中,就已經讓他們非常被動了。要是在丟了好望角,皇家海軍的日子就更加不好過了。
別的不,萬一哪和奧地利翻臉了,非洲沿岸都是敵饒殖民地,皇家海軍前往印度連後勤補給都令人頭疼。
蘇伊士運河不用考慮,現在就禁止軍艦通航,除了法奧兩國軍艦可以跑,其他國家的軍艦都必須要繞路。
運河公司的規定就是專門針對英國饒,主要就是為了報複當年蘇伊士運河開挖過程中英國人搞破壞。
在心裏麵本傑明已經不隻是暗罵路易斯無能,除了會添麻煩外,就一事無成。
既然要進行殖民擴張,連敵人是誰都沒搞清楚,就匆匆跑去發動戰爭。現在吃了虧,還不知道承認錯誤。罵歸罵,善後工作還是要做的。
本傑明-迪斯雷利首相揉了揉額頭:“好吧,開普敦殖民地戰略價值非常重要,我們的確丟不起。
外交部先和維也納政府接觸,看看能不能談攏。殖民部盡快拿出方案,準備增兵開普敦地區。
現在歐洲局勢失控,我們必須要盡快解決開普敦問題,必要的時候可以放棄布爾共和國。”
毫無疑問,本傑明已經把這次戰爭和路易斯捆綁在了一起。要是輸了戰爭,殖民大臣就可以換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