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英國人的外交能力(1 / 3)

戰爭打不起來,那就隻能進行談判了。1866年5月2日,奧法兩國代表在那不勒斯進行秘密談牛

兩西西裏王國的利益隻是開胃菜,最重要的還是兩國瓜分歐洲大陸的偉大戰略。

利益麵前沒有隔夜仇,法奧兩國的軍事衝突,雙方默契的把責任推到了英國人身上。

反正英國人不在,無法進行辯解,讓他們背鍋,對大家都有好處。

相比法奧矛盾,實際上英法矛盾還要深得多。在弗朗茨看來,現在英奧矛盾都比法奧矛盾深。

英國人在非洲大陸上的動作,嚴重影響到了奧地利的非洲戰略,對有致於非洲本土化的弗朗茨來,這是無法妥協的。

相比之下,法奧矛盾還好辦,在瓜分完歐洲大陸前,兩國還有一係列的利益可以交換。

在共同的利益下,雙方的矛盾還可以壓製住。

反倒英奧非洲殖民地衝突難以解決,以約翰牛攪屎棍的作風,要是能坐視弗朗茨完成戰略布局才怪!

不能同時和兩個大國發生衝突,這個奧地利的國策,現在必須要把法國人帶到陰溝裏去。

這次瓜分歐洲大陸的戰略談判,就是忽悠拿破侖三世的,隻要法國人邁出第一步,就等著被孤立吧!

可不是現在這種級別的孤立,國的警惕根本就不值得一提,隻要列強的敵視才能讓法國人真正難受。

某種程度上來,弗朗茨不介意法國饒戰略能夠成功。隻有到了那一步,才能夠真正搞跨法蘭西帝國。

隻要想想看,一個法蘭西+四分之三個意大利地區+比利時+德意誌萊茵河以西的全部領土,這種巨無霸出現,除了反法聯盟外,還有別的選擇麼?

偏偏這個坑,就是法國人原時空的戰略計劃。不對,原時空拿破侖三世可是計劃要全吞意大利的,隨著奧地利的崛起現在已經縮水了。

法奧戰爭就是他們吞並意大利戰略的一部分,隻不過拿破侖三世實際操作的時候玩兒崩了。

為了吞並盧森堡和比利時,甚至還爆發了一次歐洲危機,被英俄普奧聯手壓了回去。

弗朗茨當年提出瓜分歐洲的戰略,幾乎就是翻版法國饒戰略,拿去忽悠拿破侖三世的。

隻不過十幾年前的法國軍事實力不足,拿破侖三世剛剛繼位又恰逢近東戰爭,根本就不敢冒險。

現在法蘭西的軍事實力已經發展了起來,加上俄國人削弱了,短時間內無力幹涉歐洲事務,拿破侖三世的野心自然按賴不住了。

向兩西西裏王國伸手就是為了試探奧地利的反應,現在的結果出來了,自然就到了扯皮時間。

如果奧地利無法足夠的好處,就算是忽悠拿破侖三世,他也不敢直接去推動這個瘋狂的戰略。

唯有雙方存在著共同利益,大家同時采取行動,才能夠令拿破侖三世放心。

涉及到的利益交換太多,牽扯到了方方麵麵,這次談判注定曠日持久。相比之下,讓弗朗切斯科二世滾蛋就不值得一提了。

法奧談判的同時,普俄戰爭再次爆發,英國人這次還是給力的,雖然沒有在歐洲給俄國人找到盟友,但是在中亞地區還是有成果的。

在英國饒策劃下,1866年4月底,撒馬爾罕人爆發了反俄大起義,拉開了中亞地區反抗沙皇統治的浪潮。

英國人不但讚助了起義軍武器,還組建了一支誌願軍——8000人廓爾喀雇傭兵,幫助中亞人民擺脫沙皇政府的統治。

廓爾喀雇傭兵可是世界排名前三的雇傭兵,人家曾以1.2萬人拿著落後的武器裝備擊敗3萬英軍,獲得了英國饒認可,從此走向了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