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棋子的無奈(3 / 3)

“陛下,冬已經降臨,現在無法繼續進行戰爭,我建議先放棄立陶宛地區,把部隊撤回東普魯士地區防守。”

首相弗蘭磕話打斷了威廉一世的暢想,把他拉回了現實。

“理由呢?你應該知道放棄立陶宛地區,在政治上意味著什麼?”

軍事上,防守東普魯士地區當然是最佳選擇,可以直接使用國內的鐵路運送物資。

防守立陶宛地區就不一樣了,補給線直接增加了兩百多公裏,又沒有鐵路連通國內,後勤壓力會大大增加。

可是政治上,占領了立陶宛地區標誌著普魯士王國在這次戰爭中占據了上風。不但可以激勵軍心士氣,還可以讓背後的金主們加大投入力度。

在威廉一世看來,立陶宛地區的冬並不是太冷,普魯士軍隊也可以承受。境內還有河流可以減後勤壓力,守住立陶宛地區問題不大。

弗蘭克首相慎重的:“戰爭進行到了現在,我們也要考慮善後了。不如見好就收和俄國人進行談判,保住我們的勝利果實。

如果我們占領了立陶宛地區,沙皇政府是不會和我們談判的。那怕是為了麵子,他們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停戰。”

這不僅僅隻是麵子,還關係到了亞曆山大二世的個人威望。打輸了戰爭,走上談判桌這不是他能夠容忍的。

如果真的打輸了,沒有翻盤的機會,那麼無所謂什麼威望,不想認慫,還是要認慫。

可是俄國人並沒有真的輸了戰爭,僅僅隻是輸了一場戰役。

弗蘭克首相顯然是不想和俄國人死磕下去,打算利用這個機會見好就收。吞並俄國饒領土,從來就不在他的計劃範圍之內。

威廉一世苦笑著回答道:“首相,仗打到了這個地步,如果沒有足夠的收益,我們拿什麼給國內交代?

況且,英國饒援助也不是好拿的。倫敦政府支持我們吞並波羅地海地區,可不是僅僅是支持。

如果做不到的話,那麼後麵沒有了英國饒支持,我們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從軍方挑起這一場戰爭開始,我們就隻是一顆棋子,而不是旗手。棋子不能夠喪失價值,不然就會成為棄子。”

和俄國人死磕到底,不是威廉一世想要的。現實卻告訴他,必須要和俄國人死磕到底。

東普魯士會戰的勝利,堅定了主戰派的決心,激進主義團體的力量急劇增加,他們想要在戰爭中攫取利益。

區區一個丹麥王國,根本就無法滿足他們的胃口。況且,普魯士王國還不敢吞並整個丹麥王國,最多也就割一塊地。

戰爭進行到現在,普魯士王國已經債台高築,金主們不會讓他們停下來。

現在不僅僅是英國人需要他們和俄國人死磕,法國人和奧地利人同樣需要他們繼續削弱俄國人。如果做不到這一點的話,那麼普魯士王國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弗蘭克首相不知情,那是因為從一開始他就是反戰派,各國沒有和他接觸。

戰爭爆發過後,軍方占據了主導地位,政府隻是在打下手,他這個首相被邊緣化了。

沒有被人趕下台,那是因為威廉一世不想看著軍方一家獨大,即便是留著弗蘭克占位置,他也不願意把首相之位交給軍方。

聽到了這個消息,弗蘭克首相麵如死灰,神不守舍的離開了王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