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戰爭中的機遇(1 / 2)

戰爭是殘酷的,尤其是處於戰火之中的平民,更是朝不保夕。

東普魯士的民眾就深有感觸,自從被人俄國人占領後,他們的好日子就結束了。

菲克斯隻是不起眼的一座鎮,仍然沒有逃過一劫。消息靈通的貴族、商人都已經跑路了,現在剩下的都是一幫窮鬼。

即便是如此,他們還是遭到了俄軍的洗劫。既然炸不出來油水,那就出壯丁好了。

鎮教堂內現在已經聚滿了人,一名中年男子愁眉不展的問道:“剛剛俄國人派人過來,要求鎮子出500名勞工,神父我們該怎麼辦?”

教堂或許是唯一得以幸免的地區,看在上帝的麵子上,俄國人沒有洗劫鎮上唯一的教堂。

現在鎮上有頭有臉的人物都跑路了,剩下的人中就數年長的布拉格神父威望最高,民眾們隻能向他求助。

作為宗教界人士,布拉格神父不能跑路,也不需要跑路。歐洲宗教的影響力非常大,俄軍不會對教堂動手,即便這是一座新教教堂。

布拉格神父遺憾的:“孩子,這個消息我也知道了。剛剛我才和俄國人進行了交涉,他們要求支付盧布才可以免除勞役。

俄國人發出了警告,如果在兩內湊不齊人數,他們就要殺人了。”

布拉格神父沒有想過要湊錢,如果那些貴族、商人沒走,或許還可以湊齊,現在已經不可能了。

不是鎮沒有2萬盧布,可是財產不等於現金,貴族、商人跑了不動產都還在,可惜俄國人隻要現金。

大家都不願意服勞役,和自己的國家作戰,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毛熊可不好話,既然要殺人,他們就一定的殺人。最初企圖反抗俄國饒青年,腦袋還掛在旗杆上。

一人反抗——殺全家;發現遊擊隊不舉報者——殺;有人襲擊俄軍的,方圓200米內所有人逢五抽一——殺;出現十人以上反抗團隊——屠鎮。

這種高壓狀態下,直接讓民眾們敢怒而不敢言。戰爭進行到現在,俄國人早就打出了真火,普魯士地區被掉的村鎮不在少數。

國際輿論?很遺憾,沙皇政府都被罵習慣了,他們是債多不壓身。

況且,俄國人又不傻,怎麼可能承認呢?沒有證據,最多在報紙上罵罵,俄國人無所畏懼。

這個年代照相機塊頭太大,拍攝的效果又不好,偷拍沒有作用,普魯士人根本就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證據。

這都是借口,實際上還是各國奈何不了毛熊,揭開了蓋子大家麵子上不好看,幹脆裝作不知道。

“那怎麼辦,要不我們跑吧!”

有人提議道。戰場上服勞役可不是什麼好差事,尤其是給俄國人服勞役。

消息都傳開了,很多人都知道俄軍喜歡把勞工當炮灰用。這是他們近東戰爭學習的經驗,就地抓捕勞工當炮灰可以減少部隊損失。

一名老者問道:“四處都是俄國人,往什麼地方跑?”

跑路可不是得那麼簡單,拖家帶口、外加兜裏沒錢,還有俄國饒搜捕,他們能夠跑出去多遠?

一名青年男子質問道:“可是總不能真的替俄國人賣命,和我們自己的軍隊戰鬥吧?”

老者訓斥道:“你一個毛頭子知道什麼呢,我們鎮子裏的青壯加起來都不夠五百。”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不是他們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根本就不可能完成任務。

鎮的人口本來就不多,戰爭爆發後大量青壯都應征入伍,現在鎮子裏根本就沒有五百青壯。

……

看著爭吵的眾人,布拉格神父非常頭疼。這些都是他發展的信徒,如果這些人沒了,他的衣食父母也沒了。

“孩子們在主的麵前請保持冷靜,我現在就去格尼斯堡找朋友問問,看看有沒有別的辦法。”

格尼斯堡是距離鎮最近的城市,如果俄國人要在當地抽丁,肯定不會隻針對一個鎮。

前往城裏求助,這是布拉格神父的一絲幻想。不是所有的貴族都跑路了,東普魯士仍然有很大一部分貴族留了下來。

一些人選擇了組織遊擊隊抵抗俄國人入侵,另一部分人則是想跑沒跑掉,現在大都聚集在城市鄭

歐洲沒有殺貴族的傳統,前提條件是你不要落單。如果隻是一個人,被殺了也就殺了,反正沒有人知道。

大家聚集抱團在一起,那就不一樣了,俄軍是不會對他們下手的,這是遊戲規則,對俄國人也適用。

為了趕時間,布拉格神父騎馬趕到格尼斯堡。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蕭條,昔日繁華的街道不在是人來人往,稀稀散散的行人遇到俄軍的巡邏隊,也是迅速離開。

作為宗教界人士,布拉格神父沒有遭到盤問。當然,他也沒有往俄軍跟前湊。

正常情況下,俄國人不會動宗教界人士,並不等於他們就不敢動了。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死幾個人根本不算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