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釣魚執法(3 / 3)

聽到了這個答複,阿蒂薩再次確定道:“那些商販有沒有新來的?”

奈爾非常肯定的回答道:“沒有,都是往常那些人,幾乎每都在。”

阿蒂薩鬆了一口氣,隨及又頭疼了起來。這個年頭鬧革命,不是在找死麼?

他完全不能夠理解斯蒂芬是怎麼想的。作為匈牙利獨立組織的領袖,在維也納政府的追殺下,還能夠逍遙十幾年,為什麼要現在跑回來送死。

沒錯,在阿蒂薩看來現在斯蒂芬就是在送死。匈牙利的情況別人不清楚,他們這些消息靈通的商人還能不知道麼。

不要獨立了,估計不用等維也納政府動手,當地民眾就把他們給鎮壓了。

這些的情況,在威尼西亞地區同樣也可能發生。維也納政府的民族融合運動,還是有作用的。

不管他們怎麼努力,當地德意誌化的情況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年輕一代,一個個都在學習德文,意大利語言文字已經在義務教育中消失了。

即便是還有人在堅持給下一代灌輸,可是奧地利義務教育的課業非常重,學生們每都很忙,學校考試不考的東西,又有幾個人會去主動學習呢?

前些年私立學校還在教授意大利語,結果教育部停止了對他們的撥款,把他們列入了暴利行業運營公司,需要和奢侈品行業一樣向政府繳納高額的稅收。

如果隻是政府不撥款,大家還可以把學校運營下去。被列入奢侈品行業那就完全沒辦法了,稅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總不能把學費提高20倍吧?

就算是再財大氣粗,也沒有人堅持的住。現在整個奧地利帝國,就沒有遊離在教育部監管範圍外的學校。

法律上承認的學校,都是接受政府撥款的學校,剩下的都是企業性質培訓機構。

這些機構都是要納稅的,稅率標準參考同行業利潤標準。很不幸學校參照對象是義務教育學校,和0收費相比,無論收多少費用都算暴利行業。

阿蒂薩等人創辦的培訓中心,都是依靠捐款不收取任何費用,不然暴利行業的帽子,早就給他們扣過來了。

鬧事的人不是沒有,可惜維也納政府非常強硬。一千人鬧事就抓一千,一萬人鬧事就抓一萬。主犯加入修路大軍,從犯連同家屬在內全部流放殖民地。

在流放了十幾萬人後,剩下的都安分了。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不能不考慮家人啊!

流放的罪犯待遇可比不上移民,通常會分配到條件最惡劣的地區,承擔最危險的工作。

現在收到斯蒂芬邀請他加入革命隊伍中心,阿蒂薩第一時間決定和他們劃清界限,他可不想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沒有猶豫,阿蒂薩直接劃亮了一根火柴,點燃了手中的書信。

沒有向政府舉報,這就是對得起朋友了。信上相約的見麵地點,阿蒂薩直接選擇了無視。

在奧地利接觸革命黨也是有風險的,維也納政府對這些事情從來都是零容忍,阿蒂薩可不願意冒險。

燒毀了書信後,阿蒂薩囑再次咐道:“奈爾,這封信的事情不要對任何人講。我和斯蒂芬隻是在宴會上遇到過,並不是朋友,你明白嘛?”

奈爾管家回答道:“知道了,阿蒂薩先生。”

心謹慎的阿蒂薩還不知道,從宣揚民族主義那一刻開始,他已經半隻腳踏入地獄。

現在燒毀了書信,沒有向政府舉報,正好把另一隻腳也伸了進去。

毫無疑問,這就是在釣魚執法。如果第一時間拿著書信,向當地警察局報案,怎麼也不可能被牽連進去的。

沒有把握住機會,那就沒辦法了。就算是沒有參加叛亂,知情不報也是犯罪,沒有冤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