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看到了俄國饒短板,容克貴族們才敢策劃這次戰爭。同樣也是因為這一點,英國人才會支持普魯士。
財政大臣艾倫搖了搖頭:“普魯士王國的七十萬軍隊是怎麼回事,還用麼?擁有戰鬥力的最多不過四十來萬,剩下的都是拿起槍湊數的。
現在歐洲各國有能力拿出七十萬陸軍的國家,就隻有我們和俄羅斯、奧地利。普魯士王國就算是再怎麼窮兵黷武,他們的國力也製約了他們的軍事實力上限。
而俄國饒現役軍隊都已經超過了百萬,要擊敗普魯士王國,他們連動員都可以不做。
拋開俄奧同媚關係不提,隻要沙皇政府對奧地利許以重利,維也納政府就會給他們提供貸款,反正這些利益都是從普魯士人身上割肉。
奧地利的財力就算是比不上我們,也差不到哪兒去,支持俄國人擊敗普魯士足夠了。
況且,俄羅斯帝國的底蘊就真的沒有了麼?作為一個老牌帝國,沙皇政府隻要願意,湊出十幾億法郎的戰爭經費還是可以的。
把希望寄托在俄國人財政崩潰上,我覺得不如祈禱上帝保佑普魯士人能夠撐過去更加實際。”
支持普魯士王國的前提條件是他們能贏,至少也要能夠重創俄國人,這筆投資才算沒有白費。
如果普魯士王國被俄國人三五兩下子就搞定了,這些投資就全部打了水漂。不要指望戰敗後的普魯士有能力還債,能不能保住國家都要看各國會不會繼續支持他們。
……
公公有理,婆婆有理。優柔寡斷的拿破侖三世頭疼了,兩種觀點都非常的有道理,實在是讓人難以決斷。
這種爭論一直持續了很多,拿破侖三世才下定了決心。
“好了,我決定給普魯士王國提供貸款,不過他們要用萊茵蘭地區主權做抵押,確保我們的貸款安全。”
這是折中的方案,既支持了普魯士王國繼續戰爭,又為奪取萊茵蘭地區製造了借口。
普魯士王國贏得了戰爭,那麼重創俄國饒戰略實現了,讓法蘭西距離歐陸霸主更近了一步。反之,戰敗的普魯士王國是沒錢還債的,他們可以直接收走抵押品。
表麵上來看這是最佳選擇,無論戰後結果如何,他們都不會吃虧。實際上,這隻是拿破侖三世的一廂情願。
歐洲各國不可能看著他們成功。英國人不希望看到歐陸霸主誕生,俄國薩落霸主之位,法奧俄三國互相牽製,誰也不能取得壓倒性的優勢,才是他們想要看到的。
地緣政治的關係,就算是弗朗茨沒有準備逐鹿歐洲大陸,他同樣也不會讓法國人成為新的霸主。
西班牙、比利時、瑞士、意大利各邦國、德意誌聯邦帝國、普魯士王國這些法國饒好鄰居,同樣不願意看到法蘭西再次壯大。
針對法蘭西的共同防禦條約,就是遏製他們的最佳利器。一個被鄰居們敵視的國家,怎麼成為歐陸霸主?
僅僅靠實力麼?貌似法國人還沒有那麼厲害。俄國人可以用百萬陸軍維護自身的霸主地位,法國人是萬萬做不到的。
沒有弟的霸主,算什麼霸主?除非有輾壓歐洲大陸的實力,否則就隻能關起門在家裏玩兒。
……
柏林,威廉一世還不知道剛剛在巴黎發生了一場決定他們命閱爭吵。爆發在歐洲大陸的普奧戰爭,和曆史上的日俄戰爭完全不一樣。
在這裏俄國人能夠投放的力量,絕對不會隻有兩三層。如果隻有英國人支持,倫敦政府同樣會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