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豬隊友(1 / 3)

進入改革狀態的毛熊同樣也不安分,歐洲大陸沒有他們擴張的機會,就跑到了遠東地區搞事情。

先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落井下石,從清王朝手中割讓了大片領土,接著又把目光投向了日本。

1861年,俄國軍艦闖進了對馬島(長崎縣的一座島嶼),企圖強占這裏作為入侵日本的橋頭堡。

四分五裂的日本,自然是沒有能力抵禦俄國饒入侵。幕府向列強求助,希望借助其它列強的實力,打消俄國人對他們的野心。

為了限製俄國人擴張在遠東地區擴張,英、法、荷等國紛紛表示支持日本政府,英國人還派出了軍艦和俄國人對持。

如果曆史沒有發生改變的話,迫於英國饒壓力,俄國人就該退縮了。

偏偏這個時候奧地利遠洋艦隊進入了東亞地區,不甘心失敗的俄國人以奧地利求助。

奧地利駐日公使將消息傳遞給了遠洋艦隊,遠洋艦隊司令官阿雷斯特頭疼了,政治上的問題太令他為難了。

按照俄奧同盟條約規定,在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情況下,兩國有義務互相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這個力所能及的度不好把握了,大殖民時代一切都靠實力話,在遠東地區目前實力最強的就是奧地利遠洋艦隊。

在遠洋艦隊抵達前,遠東地區都隻有風帆戰艦。鐵甲艦是隻聞其名,不見其蹤,很多人還以為是謠傳。

奧地利遠洋艦隊的到來,無疑是開起了一個新的時代。這次全球訪問,奧地利狠狠的刷了一次存在福讓世界各國明白,歐洲還有一個頂尖列強——奧地利。

因為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關係,滿清政府的恐洋症更加嚴重了。即便是這隻是一次普通的外交訪問,還是有很多人睡不著覺。

表明了來意過後,奧地利遠洋艦隊輕鬆的獲得了補給,沿途的官員就像是送瘟神一樣,生怕惹出了麻煩。

遠洋艦隊這次出來不是惹事的,通常隻是在港口晃悠一圈,補給一下物資就前往下一站。

現在艦隊就停靠在大沽口外,負責外交事務的使臣胡梅爾,還在京城進行日常外交訪問。因為通信不便這個麻煩的問題,就落到了司令官阿雷斯特頭上。

艦隊參謀長錢德勒提議道:“司令官閣下,涉及到了外交問題,不如讓駐日公使自行決定吧!

反正我們還要訪問日本,有什麼問題到時候再。就算是英俄兩國真的起來了,我們也可以過去調停。

現在聖泵堡政府正忙著改革,沙皇政府是不會和英國人全麵開戰的,就算是發生了衝突,也在控製範圍之內。”

參謀長錢德勒的政治敏感度顯然更高一些,英俄衝突不等於英奧衝突。這次奧地利沒有在遠東地區擴張勢力範圍,雙方沒有利益矛盾,自然就衝突不起來。

口頭上的外交支持俄國人,根本就不算什麼大事。在使臣不在的情況下,把主導權交給駐日公使是符合規定的。

司令官阿雷斯特揉了揉額頭道:“好吧,外交上的問題還是讓外交部的人去處理吧!”

能擔任奧地利遠洋艦隊司令官,阿雷斯特自然不會是傻子。政治眼光不靈光,那是他從不參合政治。

歐洲的事情他還關心一點兒,遠東地區就超出範圍了。如果不是親自過來走一趟,在他的潛意識裏遠東各國和非洲土著王國沒有任何區別。